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

ID:34755127

大小:7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0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_第1页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_第2页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_第3页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_第4页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和充实的时光,这种快乐延续到毕业之后,对北大校友都怀有无比的热情。我在大学开始之前给自己定下一个今天看来无比装逼的目标:要培养独立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高贵的品质。现在看来这简直是整个人生的目标;不过所幸大学四年还是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 大学一开始我非常不适应,因为我觉得课程进度太快了。倒不是课程内容我理解不了,而是我在中学习惯把每个知识反思地十分透彻,使得逻辑上严密毫无漏洞。比如刚开始学微积分(数B),我对极限的理论基础总是抓不到根本。后来,我问元培数学方向的同学,他们是怎么学极限的,得到一大堆数学分析以及实变函数的书,我才捋清一条从自然数的定义开始的每个

2、环节都没有丢失的过程。当我闭上眼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几个小时自己在脑海中完全无误地走了一遍这个推理过程,都已经出了一身汗,室友回来看到我这样都怀疑我在干嘛。睁开眼睛,从理念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我不禁对大学充满深深地恐惧。 这种恐惧延续了整个学期。尽管那个学期的成绩基本都在90分以上,但我还是感到无比不安,我担心按我对于理论严密程度的需求,是远远赶不上课程的进度的;但要忽略所有细节,我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担心这种不严谨日积月累,终将毁掉我的知识体系,而悔之晚矣——真可谓进退两难。物理还好说,因为经典物理我还比较熟悉;但数学就非常痛苦了——因为我既需要严谨性,又想从直觉上吃透各种理论和

3、证明背后的思想方法。在那个学期里,让我最为不安的是线性代数,为此,我向数学方向的同学借了高度代数的教材,寒假回家猛看猛想,算是到开学前把丢失的环节一一补齐;至于领会其思想方法,那要等到选修抽象代数之后了。 逐渐,我才认识到这种学习方法固然可贵,却不太可取;我认识到必须掌握全局图景。我感到这是中学与大学的重要区别:中学知识非常有限,无论你是从全局到细节去学,还是按照细节一点一点啃,你总是能学完的;而在大学,知识体系骤然庞大,细节实在太多太杂,只有居高临下,才能高屋建瓴。从大二开始,我逐渐领悟这一点,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不过追求严密的这种倔劲还是没有丢:在学平衡态与统计物理时,我为了

4、推导一组公式不知不觉熬了整整一个通宵——我人生中唯一一次通宵。 大学的财富是朋友;人们都说中国的所谓一流大学都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设备;第二点我不敢苟同,第三点我不做评论,但第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元培计划是北大的一个教育改革计划,基本学习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低年级选修基础课,只分文理而不确定专业,高年级才确定专业。我们元培所有学生都住在一起(当然,男女生是分开的),我们宿舍就云集了数、理、化、生专业,到其他寝室一串门,基本上就可以北大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在学啥。这在当时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我在中学就认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这前提条件是认识到包括

5、自然和人的世界的全貌。每次遇到不同专业的同学,我都盯着问他们整天在学啥,他们学科的对象、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等……我感到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那时的好奇,而现在面对的是整个世界,自我感觉无比膨胀。 在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学哲学的南星。他曾经是搞化学竞赛的,对于世界本质的渴求让他走向哲学。每次和他聊天,基本上都是他在滔滔不绝地讲哲学家和哲学理论,听得我如痴如醉。记得有一次,他在宿舍里义愤填膺地声讨当局没有为中国诸位哲学大师提供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使他们在晚年备受疾病和精神折磨而凄惨地离开人世;讲到动情之处已有泣泣之声,站在门口的我深受震撼。南星有一个很牛的本领,就

6、是熟知各个学科的经典著作,在他的介绍下,我在周末文化书市和小西门外的畅畅书店买了很多书,以哲学为主。后来,我从和自己专业比较接近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入门,还选修了自然哲学、技术哲学、老庄哲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甚至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在哲学系的吴国盛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我的思想也深受吴老师影响。正是对于哲学和科学的反思,让我对于理论物理的态度,从纯粹的喜欢到确立为人生理想和目标。我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而通往自由唯一可能和必须的途径,是对包括人和自然的思想上的把握——理论物理正属于这种把握。然而我终究还是没有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而南大人毕业后去德国潜心研究康德,现在回国为中国的哲

7、学领域贡献力量;让我深感敬佩。 除了哲学,我还修了很多历史课,包括科学史、数学史、罗马史、文艺复兴史等等……修历史课的动机更多是一种自律,因为我认为不了解历史就不可能了解世界。但我对历史一直喜欢不起来,这么错综复杂的事件,怎么能记得住呢?我渐渐感到,人总是有着两种背道而驰的思维方式,一种是还原的,即探求现象本质;另一种是演绎的,即回归现象本身;而哲学和历史正属于不同的方向。我显然属于前者,面对历史事件,我首先想到的是:是什么内在规律推动者世界的发展?历史背后的哲学是什么? 无论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