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

ID:34756817

大小:66.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3-10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_第1页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_第2页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_第3页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_第4页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高考语文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纲要求掌握的二十个虚词其用作代词,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包括复数)。最需要注意的是,“其”无论代人,还是代事物,它都属于“人称代词”。例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时刻都在沛公身上。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等于“名词+之”。“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使其在句中充当小句(即“主谓短语”)主语或宾语。应译为“他”、“她”、“

2、它”,不能加“的”。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3.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自己)”或“我的”、“你”或“你的”。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没能尽那游览的乐趣。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些”、“那”、“那些”等。例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这种好处三代了。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

3、记》)——在乱石里,选择其中的一两块儿敲一敲。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1.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等。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种原因吧?2表示反诘语气,同“岂”,可译为“难道”等。例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儿子如果想着为父

4、母报仇,做臣下的如果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吗?3.表婉商、期望语气,可译为“还是”、“可要”、“一定”等。例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要是”;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用作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一般不译。1.用于句首。例如: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5、。(《诗经·伯兮》)——雨啊,雨啊,明亮的太阳出来了。2.用于句中。例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3.用于句尾。例如: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庭燎》)——夜间到了什么时候?已到半夜。乃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作定语)——我们国家的军队向北收复中原那天,祭祖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2.用作第三人称,用于名词前,相当于“其”

6、。可译为“他的”、“他们的”。例如:今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红楼梦·第四回》)——现在他读书识字,和他的兄长相比,竟然高出很多。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此”、“这”。例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该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反而遭受祸乱,这就是了。用作副词。1.表示对主语的辨明或申明起加强肯定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等。例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副符救赵》)——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2.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仅”、“只”、

7、“才”等。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就又领兵往东走,到东城时,仅有二十八个骑兵了。3.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前后相承,可译为“便”、“就”、“于是”等。例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把和氏璧砸碎,就婉言道歉。4.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可译为“才”、“才能”、“这才”。例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5.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然”、“居然”等。例

8、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园记》)——问当今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不仅可指代人,而且可以指代事、物、时、地等。既可指单数,又可指复数。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在句中主要作宾语(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或兼语(其前动词一般为“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