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ID:34762778

大小:51.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_第1页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_第2页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_第3页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2008-05-0521:43小儿发烧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小儿属于稚阴稚阳的体质,形气未充,抵抗能力差,寒暑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加上南洋热带属潮湿较重的地区,往往容易感染病毒。  小儿发烧,身体温度自然比正常人的温度较高,有的发高烧,体温超过摄氏38度。发烧将影响到小儿,患者会感到头痛、伤风、流鼻涕、鼻塞、食欲不振、甚至吐泻、烦躁不安、手脚冰冷等。  专家建议:"我要劝告为人父母者,对小儿发烧,不要抱着太紧张的心情,他们误解地以为发烧一定会引起惊风、脑膜炎,脑部被烧坏了。"  根据感邪的不同和患儿体质的虚实,将小儿发烧的病因概括为外感、内伤二

2、大类,在临床方面也以风寒、风热、暑热、湿热为多见。  A)外感风寒症候多数是发烧恶寒、无汗、打喷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脉浮紧、舌质稍红、苔薄白等。  针对这类的病症,常用的方药是:荆访败毒汤,如果属盛热者,可添加黄芩;体虚者则可酌量添加党参、白术  B)外感风热症多数是发热有汗、鼻涕浊黄、咳嗽稠浓、口干微渴、咽痛红肿、舌质红、苔黄腻、浮数脉象。  中医在诊治这类病症,常用的方剂有银乔散或桑菊饮,发烧重者加黄芩,咽喉者加元参、浙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杏更等。  C)外感暑热症候是壮热心烦、口渴欲饮,头昏重,烦躁难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赤唇

3、红,舌质红,脉洪大而数。  中医常用的方药多用新加香茹饮和白虎汤,发烧较严重兼口渴的,可加添生石膏、沙参,如有呕吐的,则加荷莲叶。  D)外感湿热症候,呈现身热较轻,但身重,口渴不欲饮,神疲力倦,腹脘胀满,不欲饮食,大便积结,小便少,舌质淡红,苔腻,脉质。  对于这类病症,中医的疗方是以清热去湿,芳香化浊为主,代表方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病情较严重的,可加添黄芩、滑石,湿邪较重的,可加苡米。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退烧药的

4、剂型很多,包含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但打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除非过高的体温,一般不用。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尔)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些刺激,应予注意。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

5、抗生素。小儿发烧10大原因    其实“发烧”是“症”不是“病”,只要通过了解原因,小心面对、正确处理,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就医步骤,就可以了!  发烧原因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原因可轻可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就可能只是体温控制中枢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发烧以外症状出现,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视。10大可能原因  为了让妈妈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正确面对并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我们请杨健志医师就新生儿科和一般儿科做门诊统计,将宝宝发烧“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标示其危险性。  1.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6、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2.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

7、危险。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4.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