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

ID:34766366

大小:93.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_第1页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_第2页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_第3页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_第4页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印山水画的图绘性的相关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印》山水画相关资料李思训(公元653--718年)字建1、《历代名画记》:“李思训……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揣濑潺溪,云霞飘渺,时睹神仙之事,窗然岩岭之幽……”2、《宣和画谱》:“李思训……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揣濑潺溪,烟霞飘渺,难写之状。……讵非技进之道,而不为富贵所埋没,则向能得此荒远闲暇之趣耶?”3、《画旨》:“李思训写海外山”“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流传而为之宋之赵平,赵伯驹,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1、李思训的山水画,多作云霞飘渺,窗然岩岭之幽,峰峦重复,有荒远闲暇之

2、趣,加以宫殿台阁的富贵趣,以此观之《明皇幸蜀图》。2、李思训画“笔格遒劲”,“廉纤刻划”,“精巧细密”,“遒劲内,备极古雅清逸”;“顾,陆遗风”《明皇幸蜀图》。(一)就题构和构图论:李思训的山水画多云霞飘渺,窗然岩岭之幽,峰峦重复,有表远闲暇之趣。但幽境中往往加以严整的宫殿台阁,水榭赤栏,所以似“神仙之境”,所谓“时睹神仙之事”,“写海外山者也”。(二)就用笔论:李思训的画线条是细而匀的,无粗细虚实之变化,“笔格遒劲”。皴法问题:其画山石,大轮廓中又勾以很多脉络,细分其山石结构,有的线条疏朗,有的线条繁密,别其山脉络。结构繁密的线条,实则便是皴法之始。所谓“皴式极简,

3、略类小斧劈”。(三)就用色:李思训的山水画是以青绿颜色为主的。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形成“金碧辉映”的豪华富丽效果。北方画风奠基人--荆浩字浩然,自号洪谷子1、米芾《画史》谓:“荆浩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2、周密《云烟过眼录》谓“荆浩渔乐图二,各书渔父辞数首,字类柳体”。又谓“荆浩山水轴,所画屋檐皆仰起,而树石极粗,与尤氏者一类,然不知果为荆画否也”。3、《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雄伟峭拔,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为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水”,作者采用立轴构图

4、,以纵向布局为主。由下往上看,作品层次井然,一层高过一层。画面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树木、屋舍、河流、石径、撑船的舟子、赶驴的行人,一一摄入笔端,准确表现出来。再往上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屋、桥梁、林木,山光岚气,隐约浮动,山峰越上越高。越高越形峭拔,在群峦众岭的映衬环拥下,最高峰挺然直出,上摩穹苍。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的营造上,作者将“高远”、“平远”二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在图中,毫无抵牾不合之处;而古松巨石与层叠的峰

5、峦相映相发,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楚准确地烘染出来。4、《笔法记》道出诸下问题:1.图真:本质是“传神”,得其气韵,而不同于一般的形似。“似者,得其形,遗其气”。2.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3.四品:神、秒、奇、巧4.四势:“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5.二病:一曰无形;“气韵俱泯,物象全乖,气墨虽行,类同死物”。二曰有形;“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岸,可度形之类是也”。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1、《益州

6、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2、贯休笔下的这些罗汉,大都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即所谓“胡貌梵相”。画家塑造的具有“胡貌梵相”特点的罗汉形象,既与唐代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胡人形象的传统有相继承的一面;同时,由于唐代佛教艺术逐渐世俗化,形象越来越写实,而贯休所画则不类世间所传,而是更加夸张变形,变得奇崛怪异,使“见者莫不骇瞩”。这表明他的创作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和创

7、造性。北方山水画三大家--关仝、李成、范宽关仝五代初(十世纪)画家“关家山水”1、《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此幅《关山行旅图》(见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绢本浅设色,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构图上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