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

ID:34768062

大小:55.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_第1页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_第2页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_第3页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_第4页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卫星发展及展望首先,我们看一下我国航天发展历史(2005年以前):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

2、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

3、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

4、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经过我国一大批伟大的科学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卫星系统形成了如下发展状况:(1)我国应用卫星体系基本形成我国航天事业发展40多年来,经过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应用卫星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对地观测卫星系列、导航卫星系列、通信卫星系列和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构成了我国应用卫星体系,为我国卫星应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卫星应用产业

5、化受到重视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卫星的不断发射与成功运行,我国的卫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各有关部门对于卫星技术的应用给予了较大重视,各产业部门应用卫星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并力求有所突破,积极引导社会需求以扩大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产业化发展。国家已经把空间技术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列入2000年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卫星应用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3)卫星应用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国际卫星应用市场相比,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

6、尚处于幼年阶段:技术不够成熟、用户不够广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都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推动,还没有形成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尽管如此,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研制和发射了应用卫星,建立了一批应用机构,锻炼了一批应用人才,摸索了一套适用的应用技术,培育了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十五”期间,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卫星应用产业体系,扩大卫星应用领域,较大幅度地提高卫星应用规模和应用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改变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相互脱节、相互制约的局面,基本满足“十

7、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卫星应用产业的需求,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接下来,就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具体分析:  我国于2012年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的建设,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0m,测速精度优于0.2m/s,授时精度优于50纳秒,同时可为特定用户提供短报文通信业务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 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基准,能够直接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当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

8、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卫星导航系统一般由空间段卫星星座、地面运行与控制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 空间段卫星星座根据卫星导航系统要求提供的服务精度、可用性、完好性和服务覆盖区域范围等指标,由多颗具有完整功能和性能指标、且工作在规定的空间轨道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