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

ID:34773124

大小:5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_第1页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_第2页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_第3页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中国十大经典教育口号1.最直接的口号: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是毛泽东为雷锋的题词。直接得不能再直接,响亮得不能再响亮,足足影响了几代人。雷锋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发表了号召学习雷锋的题词。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后来3月5日被定为雷锋纪念日。2.最简洁的口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同样是毛主席的题词,这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可谓家喻户晓,响彻五湖四海,60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一代一代人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毛主席的这个重要题词是怎么来的呢?  翻阅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可以发现,原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题词是毛主席得悉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捉特务被打伤事迹,制作锦旗赠送给陈永康小朋友的。这句话简洁有力,琅琅上口,最终成为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3.最体贴的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幼儿园里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国家未来,国家发展的前提,欲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培养好中国的孩

3、子。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因为它是中国父母为孩子而活的心态的典型写照,孩子对于中国父母来说真的意味着一切。  4.最神勇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具体是谁提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芸芸学子和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是80年代父母经常唠叨的一句话,很多家长还给孩子订一本叫《中学生数理化》的杂志。  它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重申了“科

4、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人们渴望重回工厂,创造物质财富,丰富生活,而数理化是技术革新,技术改造,解放生产力最有力的工具,社会和实践的需要让人们意识到数理化的重要,可以想象当时数理化人才是很缺少的,因此学好数理化,整个天下都是你的用武之地了。5.最具中国特色的口号:好好学文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有些人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演绎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用来说明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重要。  本事和关系,哪个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可谓充分反映了中国这个

5、人情大国的特色。6.最有底线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在贫困地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从七八十年代流行至今仍经久不衰。偏远农村的残墙上还会有“不读完初中,不外出打工”、“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等切合当地村民生活的大字口号。  无论在城里还是山区,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一流的学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成为一流的人才。这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中国家长们的普遍心态。7.最官腔的口号: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6年我国颁布和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决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6、,经历了23年,国家终于从去年(2008)年秋季学期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不管怎样,九年制义务教育走向免费,也算是建国60年的一个成果吧。8.最有远见的口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对于教育,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告诫: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9.最治根的口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这是书法大师启功为北京师范

7、大学书写的校训。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素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下一代啊!10.最振奋人心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敬爱的周总理说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我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更加深厚。让我们重温一代伟人的情怀吧:  有一天,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原来他的父亲是个商人。  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  周恩来站起

8、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语罢,众人投来敬佩的目光。(来源:地理论坛查看原始帖发帖者:芭比娃娃编辑:李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