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

ID:34777261

大小:641.52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3-10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纲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桂枝香·观木樨①有感,寄吕郎中陈 亮②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③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芙蓉④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注】①木樨:桂花的一种,逢秋开放,花小香浓。②陈亮(1143—1194):一生力主抗金,忧心国事。此词或作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秋。陈去看望曾任礼部郎官的吕祖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到夜

2、半。吕说:不要以为当世不能用您。并对陈亮表示支持。陈很快慰。③三十六宫:这里借指人间。④芙蓉:暗指杜甫“芙蓉小苑入边愁”之句。1.下阕“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一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芙蓉”语典表达边愁:秋芙蓉盛开,未尝不美,但一想起含有边关烽火之忧的“芙蓉小苑

3、入边愁”,作者只能倍添愁思了。②用“东篱黄菊”典故反衬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黄菊只能助人凄凉,暗指陶渊明遗世高蹈的做法不足取;而桂子可“唤回春意”,表达了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2.此词处处摹花之魂,又处处见作者风骨,你从词中读出了哪些崇高之美?请结合写桂花之处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积极用世的热忱:桂花

4、来自月宫,但“不辞”散落人间,而且愿“三十六宫都足”,可见作者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张孝祥①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②燃犀处③,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④,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注】①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此年遭弹劾回芜湖(古属楚地)赋闲,喜闻好友虞允文在采石矶水战,大败金兵,即赋此词。②剩喜:甚喜,非常喜。③燃犀处:指

5、采石矶。④谢:谢玄,东晋淝水之战打败苻坚的大将之一,年少时喜爱佩戴紫色香囊。3.“剪烛看吴钩”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人在晚上反复剪去灯花查看自己锋利的钢刀,表达了作者不愿再在后方(楚地)赋闲,愿意亲4.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请谈一谈本词的下阕是怎样借典抒情

6、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先是借周瑜和谢玄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②然后借周瑜的赤壁矶头落日残照、谢玄肥水桥边荒芜不堪,来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令作者忧伤。③最后借宗悫和祖逖的典故抒发了作者豪情满怀、志在恢复河山的决心。(宗悫和祖逖说出一

7、人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5~6题。出塞作①王 维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③,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④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注】①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这首诗就写于此时。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③乘障:登城守卫。④玉靶:镶玉的剑柄,借指宝剑。⑤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代指崔希逸。5.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吐蕃健儿趁着秋天草枯之际在一马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