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

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

ID:34778030

大小:63.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_第1页
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_第2页
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_第3页
资源描述:

《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死藻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引起异嗅和异味。其一,死亡藻类(特别是无纤维素细胞壁藻类)细胞的解体,使得细胞内物质进人水中,释放出嗅味化合物;其二,死藻可作为放线菌等细菌的食物,放线菌可产生嗅味化合物。腐烂的蓝绿藻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嗅味硫化物,包括甲烷硫醇、异丁硫醇、n.丁基硫醇、二甲基硫醚、三硫酸二甲酯。活藻会释放代谢物。当藻腐烂时,藻的代谢产物就会释放出来。许多产物会引起嗅昧,特别是蓝绿藻产生的酚类化合物。但不是所有的产物都会引起嗅味,蓝绿藻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许多会引起嗅味。藻类对城市给水处理的影响

2、及对策 目前,日趋严重的水源水富营养化及藻类的大量增殖是影响我国供水水质的两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重庆主城区水源水藻类含量不断增高,给自来水的工艺处理带来困难。特别是未来三峡大坝蓄水后,重庆段处于回水区,富营养化及藻类成为水司保证水质考虑的主要问题。基于此,需探讨藻类对供水处理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1.藻类滋生条件藻类是水环境中的自养微生物。即吸收水体中的无机元素转化为自身有机体,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中,适应性强,因而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各种水体均可成藻类的主要生活区域。藻类是一种低等植物,种类很多。

3、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主要有:蓝藻、绿藻、硅藻、褐藻和金藻等。一个水体中可以有上百种藻类生存,只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出现的优势种属不同。如在水体受污染富营养化时,水体中出现的藻类就以蓝藻和绿藻为主。藻类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1光光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而光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太阳光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化,因而夏季水体中藻类含量较多。重庆使用的水源水为长江和嘉陵江水系的水,因水体在一年内呈不同变化,在夏季为洪水高浊期,水体流速较快,通过检测,水源藻类含量反而偏低,但在平流沉淀池中可能藻类在某一短

4、时间内增殖含量较高。因此如能遮住阳光,可以抑制藻类的繁殖。在城市给水处理的实践中,可在调节池表面撒炭末,形成遮光的漂浮层以抑制藻类生长;另外在南方一些水处理构筑物中,如斜管沉淀池、室外滤池上采取遮光措施控制藻类繁殖。1.2温度水温既影响藻类的生长和呼吸频率,又会影响氧的溶解度。不同藻类对温度的反应是不同的。在每一个温度范围内,都能找到优势种属。根据检测的结果,重庆水源水藻类在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4月上旬主要以硅藻为主,夏秋季节以蓝藻和绿藻为主。1.3PH值藻类适宜生长的PH值是中性区域,即PH=

5、6—8。藻类高发将改变水中的PH值,使其增高,可达9以上。目前,长江和嘉陵江水源水PH值一般在8.5以下。1.4营养物质藻类生长需无机营养元素。限制其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氮元素和磷元素,它决定藻类及其生存量,其中受磷影响更突出。当水体中富含磷酸盐和某种形式的氮素营养时,就足以促使水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即形成富营养化。判断一个水体是否富营养化是以水中氨氮含量和磷酸盐含量来作为标准,有的也以藻类种属和数量作为衡量水体是否富营养化标准。根据近几年对水体中的藻类数量、种属、氨氮、磷酸盐含量等的检测,水源水未达富

6、营养化标准。只是在枯水季节这些指标含量稍偏高。2.藻类对原水水质的影响2.1对浑浊度的影响藻类对原水浑浊度的影响主要在湖泊水、水库水等水域。高藻期的浑浊度主要由藻类引起,含藻量愈大浑浊度随之愈大。2.2对原水耗氧量的影响由于水体受到污染,藻类高发,水中有机物增大,则耗氧量必定增大。2.3色度和异味水中大量藻类与其它微生物的残体形成腐殖质,使水的色度增加,并产生令人厌恶的臭味。公司一部分水厂沉淀池或滤池上偶尔有此现象。2.4对原水PH值和碱度的影响由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水中的碳

7、酸盐平衡被破坏,碱度下降,PH值升高,反应式如下:6CO2+2H2OC6H12O6+6O2碳酸根和重碳酸根平衡破坏,造成如下反应:HCOCQ+HO+CO↑CO+2HOHCO+OH藻类光合作用强弱取决于光照条件、光照时间以及藻类分布密度,因而在光照长的夏季和秋季藻类最盛,水中PH值变化尤为突出,所以有的水司将PH值变化作为藻类高发的一个指标。3.含藻原水对水质净化的影响3.1引起混凝剂投量的增加a.藻类浊质与电位高于泥沙、粘土型浊质,要有较多的正电荷才能使之脱稳、聚沉。需要增加药剂量才能满足胶体脱稳

8、要求。b.由于高含藻PH值高,影响混凝剂水解成高电荷的单羟基单核络合物。3.2引起投氯量增加a.由于原水藻类高发,藻类灭活必然要多消耗氯量。b.水体污染,氨量较高时,中和氨必然又进一步增高氯量,一般折点加氯,氯量应是氨量的8-10倍投量。中和0.2mg/L的氨氮,至少要消耗1.6mg/L氯量。c.水体中还原物质较多,也增加耗氯量。藻类高发时,当灭活藻类的残体进入滤池后,缩短了滤池的运行周期,少产水。由于滤池被过早堵塞,必然要洗池,使功能恢复,又增加了自来水量,从而使整个水厂生产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