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

ID:34780082

大小:297.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_第1页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_第2页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_第3页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_第4页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当然后来有很多人传说他少年时怎么聪颖、聪慧。事实上人出了名都这样,名人出名之后,大家就会传说他怎么天资聪颖,怎么小时候就是个天才。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资质差别不大,都不大,但是为什么非常平常的曾国藩就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了一个举人,最低

2、级的乡试才算过关。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当然后来有很多人传说他少年时怎么聪颖、聪慧。事实上人出了名都这样,名人出名之后,大家就会传说他怎么天资聪颖,怎么小时候就是个天才。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资质差别不大,都不大,但是为什么非常平常的曾国藩就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

3、上了一个举人,最低级的乡试才算过关。  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不说乡试,考秀才这一级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曾国藩比他爹强,为什么他爹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因为他明显比他爹强。23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后考这个乡试,也不知道他运气怎么那么好,第一次就过关了,一考就考了个举人

4、。这时候以前学习不好我们说过的笨小孩,以前老被人骂,结果平常考试不咋的,一大考考得特别好。曾国藩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入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考试。备足盘缠提前半年就到了北京了。当时找了特便宜的地方,湖南的驻京办,与现在不一样,是由当地的商会或者在京的名人出资建的。当时叫会馆,他就住在长沙会馆。当时重乡谊,但凡有老乡来,收费低。曾住进长沙会馆,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势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考上。没考上就该回家,因为轮好几年才有一次。要说曾国藩运气好,第二年皇太后60大寿,为了庆贺照例增加恩科一次,那不得了,多了一次机会了,是不是?曾国藩一看,不回家了,我在北京努力一年、温习一年,我还不相

5、信第二年我还考不上。所以本来只带了半年的钱住北京,这一下节衣缩食又住了一年半。要不是勤俭节约的孩子,那真做不到。曾国藩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地又住了一年,第二年的恩科觉得势在必得了,想想自己苦也吃过了,难也受过了,是不是?会试再一开,好事自然来。要不然老天爷干嘛又把我留在北京一年呢?他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结果这次又跟上次一样落榜了。  那么再次落榜的曾国藩该怎么办呢?又是什么事情让曾国藩下定决心从此坚持无一日不读书的呢?  身上没钱了,别人肯定痛苦,但是曾国藩痛并快乐着,收拾行李。按理应该回家,结果他云游去了,从天津山东顺运河到江浙,再到湖南。奔着东南去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走了一半,一分钱都没有

6、了。过了徐州,他到睢宁,借钱。知县是易作梅,和曾国藩的父亲有交情。曾国藩到那儿,易作梅留他下来,看出将来有出息,主动借了一百两银子。当时易作梅只是知县,年薪四十两白银。这不是小数目。曾国藩高兴,立刻富了。心中底气足了,打算好好游历一下,到南京去了。游山玩水,花完了。曾国藩一生勤俭,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呢?唯独一件事上肯花钱,儒生最爱买书,笑称自己是书痴。读到眼睛读瞎的地步。左眼瞎了。准备自杀时还要带着书走。(在)南京(钱)花得快就是因为这个。有钱就喜欢买书。二十三史,非常喜欢。这套精刻本的刚好一百两银子。这么贵,还是借的,居然就买了。  他回到家,父亲一定生气,应该好好教训他,可是从此养成无一日

7、不读书的好习惯。到家门口,后悔了。两次没考上,花光了钱,本来没脸,现在借了一百两,又花完了。家也不富,借了就要还,怎么说呢?他是近乡情更怯。硬着头皮回家,把一切都交代了。等着父亲臭骂,结果这个爹不一般。是好爹。听说儿子哭诉后,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偿还,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记初衷,细心研读,这样就不白费。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两次没考上,这种挫折在曾国藩心中是痛,他只字不提,这是四两拨千斤。二是这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