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

ID:34782856

大小:65.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_第1页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_第2页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_第3页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献血活动稿子(已提修改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淌道德血液书写亲情家书——职教学院举行无偿献血活动本文的语句通顺流畅等优点我就不说了,单刀直入说存在的问题,供参考。1、这则新闻最大的问题:把两项不是很相干的活动杂在一起,不是很妥当。因为献血是加强道德修养、提倡奉献精神的活动;而写家书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消息一般只要一事一报就可以了,或者一个主题下报多个事。2、题目拟得有点大,且不符合新闻标题的规范。“道德血液”的说法,有点拔太高了。用破折号,一般是通讯的新闻标题拟法,比如:在异域传播中国“年味”的文化使者——我校师生赴乌克兰、白俄罗斯开展“三巡”活动侧记从新闻价值来说。如果学校媒体来报道一个学院的献血活动,似乎价值不大。因为每个

2、学院都在献。那要区别开来,就要写出职教学院献血的特别做法(以我的了解:职教学院这方面是有良好传统的,比如以前朱金海捐骨髓,上次新华社来报道我们两位同学通过网络新媒体了解后,积极献血小板救师;独立校区的特点,同学们如何踊跃,有没有特别感人的故事)。因此,不能纯粹地就事论事写一次献血活动的现场。要挖出现场背后的故事,以及一直以来“献血献爱心”的良好传统和氛围。(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统?学院层面有没有开展什么、组织策划过什么)3、行文的问题,我直接修订在文中。3月17日下午,职教学院举行了一次以“道德献血”(主题听起来有点怪,拟得不是很好,那新闻报道就可以选择回避)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白

3、色的献血车,粉色的护士服,医生的微笑,温暖的牛奶,鲜红的志愿者帽,还有那温情的家书。(用了这么多形容词,要表达什么,新闻最忌讳用形容词,尤其是没有表达指向的形容词)本次献血活动,由金华时(市)中心血站和职教学院青志部联合主办,在短短的4个小时献血活动中,共有?名同学踊跃献血量以达,总计献出16800毫升。本次活动以“道德血液”为主题重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建设。(这样的话,没有来由。我们一般的写法,是某某老师说,本次活动……;或据了解,本次活动……消息拒绝记者直接发议论)因此金华市中心血站的医生(没有名字,姓总要有一个吧,如果有身份更好)向同学们提出了倡议:我们要让献血成为一

4、件平常事,并希望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到此项“道德献血”的活动中去,而且他还殷勤(?献殷勤。殷切也不妥当。老师对学生,可以用殷切期望。)的希望这份道德的倡议,能够随着血液一直流传。(医生说的这段话没什么号召力,没有鼓动性,这样的采访就是失败了。因为没有得到多少信息量或情感量)据了解,这已经是职教学院第二次举行无偿献血活动(这个说法有依据吗?我在担任团委书记时,就组织了多次献血。当然也可以说是职教学院改名后的第二次。之前叫职业技术学院,再之前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本次活动还值得关注的是,职教学院青志部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还开展了“家书寄亲情”活动。一位刚献完血的小陈同学说道:“现在都信息时代了

5、,平时那还写家书啊,我对家书的概念已经完全模糊了,不过我现在觉得这应该会很有意思”。而本次活动的开展同样也吸引了大批同学的参与。“好久没有听到过“家书”这个词了,现在感觉家书很亲切,电话虽然让我和爸爸妈妈的谈话没有了距离,但是很多时候再多的电话也抵不上一封家书的贵重。”刚写完家书的大一学生王志超,向采访记者解释了他写家书的理由。此次活动,让很多同学们又拾起了有关家书的记忆,据了解,本次活动过程中共收集到35封亲情家书,职教学院青志部会把这些家书分别寄到每位同学的家中,让这份亲情随着血液一直传播下去。关于家书部分,我给你一个稿子参考。文傅丹华毛江挺摄郑慧顺北京大学毕业生最后一课:一封

6、家书感恩父母  海口晚报网7月1日讯“我在北大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快结束了。最近一些日子,同学们组织了一些聚会、座谈以及合影,感受着离愁的滋味。临近毕业,想想这么多年来,我最感激的还是你们。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伴随着你们艰辛的付出……”离校前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吕燕没有像往常那样打电话回家,而是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她说,唯有写信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传达给父母。  日前,随着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将一沓精致的信封赠送给优秀毕业生代表,北大学生“毕业家书”活动正式启动。据了解,此次活动源于北大学工部的网络倡议:“提笔即是感恩,无论字数多少,都带着溢于言表的深情厚

7、意。”倡导毕业生们拿起笔,给家中的父母、乡亲或者中学母校的老师们、同学们,以及其他关心、关注自己的人写一封“毕业家书”。  感恩是一门必修课  “临近毕业,同学们常常举行各种告别活动,感谢老师、送别同学,但远在家乡的父母和亲友却经常被忽视、被遗忘。”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说,“目前正值毕业生离校之际,学校发起这项活动,就是希望引导毕业生们把那些深深埋藏于心底的言语书写出来,让毕业生们多一份感恩之心,我们相信,感恩应该是他们毕业前最后一门必修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