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

ID:34807256

大小:2.7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3-11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_第1页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_第2页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_第3页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_第4页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与世界其他老年型国家或地区相比,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34%;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1.29%;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会增加到4.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二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20万人相比较,47年中增长了2.36倍,年均递增2.6%,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

2、6%的一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4%提高到7.0%,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近十年,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每年递增3.4%,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1%的2倍多。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介绍: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持续10年的出生高峰,“十①一五”末期,中国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三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

3、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②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四是人口高龄化加剧。在老龄人口发展速度高于总人口发展速度的同时,80岁以上高龄人口又快于老年人口的增长。19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不足200万人,2000年达到1200万人,增长50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6%,比老年人口和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快。目前,80岁以上

4、高龄人口以每年平均百万人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会提高到80岁左右,高龄化还将加剧。由此可见,中国的养老服务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大的压力。①参见《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引自《中山日报》,2009年8月27日,A7版。②侯世标:《老龄工作手册》,P200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二)多代同堂式家庭结构的改变中国农业社会的时间较长,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家庭结构是多代同堂。子女通过获得农田等家产继承家业,子女、特别是长子夫妇与年老的父母同住一起,形成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

5、时候的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单位,同时是一个生产单位,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劳动成果几乎都集中在家庭内。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分析,没有进入晚年的长辈、特别是长辈中的男性,大多拥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生产过程的决定权,也就拥有了劳动成果的分配权。而子女如果走出家庭,在外面可以选择的出路相对较少,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家庭范围。这样,长辈拥有较大的权威,当他们进入老年之后,经济上的援助、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都可以考虑从家庭中获得,“养儿防老”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家庭、宗族、宗祠共同组成的控制力量下,孝行孝道的“家”道德盛行,如“父母的教导无论

6、对否都要遵守”,“父母在、不远游”,“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赡养父母”,等等。其核心是父母的绝对权威、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恭顺,否则将被作为忤逆不孝而受到各种谴责或惩罚。作为老人,即使身体上衰弱了,但仍然拥有许多优先权,“孝道”作为生活规范深入人心,“家庭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风行于社会。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科技含量的提高,作为农业管理经验和智慧化身的老年人,其优势逐步丧失。特别是在城市中,大家进入企业或机关等组织工作,家庭不再是生产的基本单元。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单位制”转型后青年人就业流动性的增大,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经济

7、依赖性逐渐减弱,青年人也有了独自购房居住的意愿。计划生育的推广、生育观念的改变,造成子女数量的减少,意味着老年人可以与子女同住的机会相应减少。3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上述种种因素,造成多代同堂式的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据统计,1953年我国家庭平均人口为4.33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大体稳定在4.23——4.43人之间。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构成呈现小型化趋势。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4.4人,2005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①均人口减少了1.27人,下降幅度高达28.86

8、%,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更加明显。《上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