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

ID:34812148

大小: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11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_第1页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_第2页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_第3页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_第4页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_第5页
资源描述:

《邵飘萍与林白水地新闻观比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邵飘萍与林白水的新闻观比照邵飘萍与林白水是同处“五四”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他们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和贡献。二人新闻生涯的起点都在杭州,辉煌期都在北京;二人都是我国早期新闻事业职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二人都以新闻救国为理想,体现了我国职业报人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气魄:二人都以采写独家新闻而著称,采访报道技巧至今仍为新闻业界学习和效仿;二人同为社会启蒙思想家,引导和鼓励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人同样都因新闻报道而贾祸,为军阀所不容而被杀害,但都为后世新闻记者树立了职业精神的标杆。如今在有关邵飘萍与林白水的

2、论著中。基本上都是以总结分析二人的新闻业务为主。事实上,从他们二人卓越的新闻业务中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出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念,而且二人由于在个人经历、价值观念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得二人的新闻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邵飘萍与林白水新闻观的一致性  都视新闻事业为社会公共机关。邵飘萍与林白水所办报纸,与之前国人办报有很大不同,不再依附于某一政党或利益集团,而是社会公共机构,他们二人也都为专职报人。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指出:“新闻纸即为社会公共机关,同时也为国民舆论之代表。”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实现报刊

3、国民舆论代表的途径:一方面,新闻事业作为社会公共机关,与任何国家机关一样,具有平等、独立的地位,任何人都不可加以压制,否则,就是不承认言论机关的独立平等地位。1926年4月25日深夜,北京东郊刑场。随着一声枪响,著名报人、《京报》社长邵飘萍轰然倒下。此后不到百日,《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又于8月惨遭屠戮。两位著名报人相继丧命,让人悲叹“萍水相逢百日间”。原来,这是当时的军阀不满于报界的揭露和讽刺,对舆论界人士下的重手。   由于邵飘萍同情革命军,反对张作霖的“讨赤”主张,斥责张的亲日行径,张作霖决心除掉邵飘萍。19

4、26年4月22日,张派人查禁了《京报》馆,逮捕了邵飘萍。三天后,张不顾新闻界的联名上书求情,将邵飘萍枪杀。文档实用标准 革命烈士林白水  张宗昌入京后,压制舆论,对新闻界更是打压有加。对此,林白水毫无惧色。1926年8月,林白水发表文章《官僚之运气》,讽刺财政部长潘复“热心做官,热心刮地皮”,引起潘复不满。潘遂在张宗昌面前煽动,使张产生了杀林的决心。8月6日凌晨,林白水被骗至宪兵营,迅即被“判”为死刑并处死。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处于军阀黑暗统治之下。法制和民主无立身之地。当一些有良知的中国人开始觉醒,就遭

5、到了军阀惨无人道的杀害。所幸的是,面对反动军阀血淋淋的屠刀,还是有人敢于仗义执言。这种不怕牺牲的壮举,为中国人寻求民主和法制指明了方向。文档实用标准言论自由,岂容暴力干涉”    “七八个宪兵从一辆人力车上拽下一个穿白布大褂的白发老人。老人被宪兵簇拥着推上垃圾堆坡上,身子尚未立稳,枪就响了。”    1926年8月6日清晨四时许,北京天桥春茗园茶馆老板目睹了一个老人的被杀经过。这个老人就是民国时代著名报人林白水,他因讽刺时任国务总理潘复为军阀张宗昌之肾囊而遭此毒手——从逮捕到行刑,前后不过三个小时,可见北京当局对

6、之斩立决的迫切心态。    林白水自1901年开始投身新闻事业,前后自办过七八份报纸,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作的政论家之一。这样一个一生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的老人,临刑前的遗言却是:希望自己的儿孙永不要做新闻记者。林的遗言其来有自,除了自身遭际之外,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沉痛认知。    就在此前,4月26日凌晨一时许,另一位报界名人邵飘萍因得罪军阀张作霖而在天桥刑场被枪杀。这是民国以来新闻记者公开被处死刑的第一例,留下了恶劣的影响。此后陆续有报人被害,如:1932年初,《新大陆报》创办人王鳌溪因揭露蒋介石成立特务

7、组织“蓝衣社”而被捕,后被杀害;1933年1月,江苏《江声日报》编辑刘煜生因报道省府鸦片公卖丑闻而被省政府主席顾祝同杀害;1933年,《时事新报》驻京记者王慰三遭军方枪杀;1934年11月13日,《申报》董事长史量才因触怒蒋介石政权而遭暴徒枪击致死;1939年秋天,《大美晚报》主笔朱惺公因发表反对汪精卫媚敌的文章亦遭暴徒狙击而死……    那是一个皇帝虽已被推翻但专制阴魂不散的时代。不过,清末以来民智渐开、军阀各霸的局面使得人们享有前人所没有的较大社会活动空间,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各种学说都纷纷登场,各类社会团

8、体也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作为报人来说,如《新民报》宗旨“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说自己的话”,还是基本可以实现的。民国时代有那么多的私营报纸杂志,自生自灭,循环不息,就是证明。    也许能说,他们本可以不死,因为他们曾经面临过另一种选择。张作霖曾给邵飘萍汇款三十万银元,远超当年袁世凯为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所出的二十万(梁婉拒,该文发表,对袁世凯称帝是一大打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