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ID:34821220

大小:8.21 MB

页数:153页

时间:2019-03-11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1页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2页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3页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4页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姓名:吴平易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季生福20090415摘要介孔分子筛组装碳化钼和磷化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摘要目前,各国制定越来越严厉的法规来限制燃油中的硫含量,这导致石油炼制行业必须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采用深度加氢脱硫技术脱除大部分的硫,而传统的Mo(W)Co(Ni)/A1203加氢脱硫催化剂不能达到深度加氢脱硫的要求。研究表明碳化钼和磷化镍在加氢脱硫反应中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在以往的研究中负载型碳化钼或者磷化镍催化剂多以灿203或Si

2、02为载体,它们比表面积较低不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进而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而介孔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以及均一的孔径分布,被认为是优良的催化剂载体。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采用不同的组装方法把碳化钼和磷化镍引入到介孔分子筛中,以期利用介孔分子筛的特点获得高分散性的新型催化剂,再通过XRD、N2吸脱附等温线、TEM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得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最后采用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模型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首先,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Mo含量的M003/SBA-15样品,再通过程序升温碳化法得到了M02C/SBA一15

3、催化剂,所有氧化钼和碳化钼样品都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Si/Mo>_15时,纳米级碳化钼颗粒均一地分散在SBA-15的介孔结构中;M02C/SBA.15催化剂在常压下具有优良的噻吩HDS催化活性。然后,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为酸源、钼酸钠为钼源、P123和CTAB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共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强酸性条件下成功合成了含钼SBA.15介孔分子筛Mo.SBA.15,再通过程序升温碳化法得到了MoxC.SBA.15,所有样品均具有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并且在合成过程中会有一部分Mo进入介孔分子筛SBA.15的骨架;与浸渍法相比,水热合成法得到的产物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

4、孔容积以及更好的活性组分分散性;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MoxC.SBA.15(Si/Mo=7.5)的催化活性最好,在380oC时DBT的转化率为97.6%;Mo,,C.SBA-15催化剂上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主要以直接脱硫(DDS)机理为主;并且除Si/Mo=30的样品以外,在噻吩以及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水热合成法得到的碳化钼催化剂活性均远高于浸渍法得到的碳化钼催化剂。基于SBA.15组装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经验,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003/SBA一16和Mo—SBA-16,进而得到M02C/SBA-16和MoxC.SBA.16,所有样品都具有立

5、方介孔结构:同样,水热合成法得到的样品的活性组分分散性要明显高于浸渍法得到的样品,并且它们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这使得Mo,,C.SBA.16催化剂在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中显示了优于M02C/SBA.16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法将磷化镍前驱体引入到SBA.15介孔分子筛孔中,再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Ni(P/Ni=O.25,O.5,O.75,1.0,1.25,1.5和2)的Ni,,P/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所得样品均保留有介孔结构:当P/Ni=O.5时,活性相为Ni2P和Nil2P5的混合相:当P/Ni≥O.75时,活性相为Ni2P

6、;在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下研究了不同P/Ni的NixP/SBA-15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本征活性,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3.0MPa,氢油比600,WHSV=26.7h~,催化剂的颗粒尺寸为40.60目;可以发现Ⅱ摘要P/Ni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Ni2P的活性要高于Nil2P5,NixP/SBA一15(P/Ni=0.75)具有最好的DBT加氢脱硫本征活性,在340oC时DBT的转化率就已达95.8%。对NixP/SBA-15(P/Ni=0.75)催化剂进行稳定性实验,300h后DBT的转化率仍高于95%,而BP的选择性稳定在70%,CHB的选择性为30%,说明DB

7、T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以直接脱硫(DDS)机理为主;稳定性实验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容积和孔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介孔结构及其有序性也没有被破坏,这些结果表明NixP/SBA-15(P/Ni=0.75)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和稳定性。最后,以无水乙醇为蒸发溶剂、氯化镍为镍源、TEOS为硅源、磷酸为磷源、P123为模板剂,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把磷酸镍前驱体引入到介孔分子筛的孔中,再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法得到相应的磷化镍催化剂。所得样品具有有序的立方介孔结构,并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活性组分是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