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ID:34826563

大小:742.33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3-11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1页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2页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3页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4页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皋市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第一章城市概括第一节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如皋市是一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贸发达、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宜居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隶属南通。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东南与通州市毗邻,西与靖江市、泰兴市接壤。地处经度120027’,北纬32034’,城市距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市区60公里。距上海市160公里。与张家港隔江相望。如皋市现辖20个镇,两个开发区,市域行政面积约15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42.61万人。2005年底如皋市区常住人口19.5万人,建成面积约23.

2、12平方公里。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如皋地处长江下游,属长江三角洲,为海相、河相沉积的沙嘴、沙洲冲积而成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6米。市区中心地带高程略高于7米。文档实用标准2、地质如皋位于扬子准台地的下扬子台褶带上。西北、北部有靖江-搬经-西场断裂及栟茶-洋口断裂与海安凹陷相邻;南有长江破碎带与江南地层相隔;东及东南与如东、南通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上。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是:北东向切割成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没有基岩出露,全为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有几个小震活动区:张黄港-黄市,郭园-薛窑,搬经-

3、加力,均位于活动断裂的交汇点附近。3、水文地质情况如皋地处江淮之间,河流分属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与88%。城区周边,主要干河有如海运河、通扬运河、龙游河、南凌河、如泰运河、大明河等河道。(1)内河水位内河正常水位为1.9~2.5米,警戒水位3.00米,历史最高水位4.93米,最低水位-0.15米。水位常受降水和潮汐的影响。地表径流主要为大气降水,年均降水量1055.5毫米,年平均径流系数22.6%,径流深238.5毫米,折合径流量3.71亿立方米。(2)地下水位基本上与正常水位相同,一般地面以

4、下0.8~1.0米。(3)地表水,地表径流主要为大气降水,年均降水1055.5mm,年平均径流系数为22.6%,径流深238.5mm,折合径流量3.71亿立方米。文档实用标准4、气象情况如皋地区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高峰基本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生态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宽广。同时,由于受季风环流的支配,常构成不稳定性的因素,会出现寒潮、霜冻、高温、伏旱、连阴雨、暴雨、台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如皋地区平均气温为14.6℃(1966年8月7

5、日),最低气温为—13.4ºC(1991年12月29日),最高气温38.90C(19787.9);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041.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5%,历年平均无霜期较长,为230天。平均年降水量1055.5mm,集中在6~9月份,最大年降水量1452.6mm(1960年),最小年降水量503.6mm(1978年),最大日降水量:239.4mm(1960年8月4日)日降雨量小于10mm的年平均日整为31.9日,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86.9mm,最大10分钟降雨量为29.7mm。气象局1952~1999年资

6、料表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31m/s(1978年8月29日)。冰雪:长江水域终年不封冻,陆域最大冻土厚20cm,年平均降雪6天,多集中于1~2月间,最大积雪厚度17cm,历年平均无霜期230天。雾、日照:根据南通气象台1951~1986年观测,小于等于3级能见度平均雾日数为32.2日,多出现于晚春和初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3.3小时,日照面分率50%。文档实用标准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湿度最大的月份为7月,最小为1月份。5、地下水资源情况据有

7、关水文普查资料得知,如皋市区地下水水层主要蕴藏在第四世纪深积物中,由于具有水平层理,岩性成分比较均匀,颗粒较细,地下水呈潜水,含量较大,埋藏较浅,含水层底板埋深一般小于30米,水力坡度很小,水质在水平级垂直方向上变化复杂。6、地震裂度如皋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褶带上,为苏北拗陷中的苏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对隆起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是:北东向切割呈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工程地质属北部古洲工程地质良好区。城区范围内,划为三个工程地质层,组成、产状一般均稳定。第一层为黄褐色砂粘土,厚2~3米,中部为4米,底部平缓

8、,标高在1米以上,第二层为灰色到灰黄色粉砂土,局部夹有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底板平缓,一般埋深21~23米,最厚的超过30米。第三层为棕褐色杂色沙粘土,为该区标志层,顶面微向东南倾斜,厚为2~7米,0~5米内土层结构复杂。有暗河、河塘填土。城区中心内内表层0~5米为房渣架填土或素质土,其下为灰黄色的轻亚粘土,厚3米左右,再下为青灰色粉砂土,厚3~4米,再下为厚1.5~2m文档实用标准细砂土,而后又是青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