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ID:34838047

大小:1.60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3-12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_第1页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_第2页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_第3页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_第4页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1导言1.1研究问题的提出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于1994年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对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很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需要进口2.16~3.78亿吨粮食,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ISl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虽然布朗的论断有失偏颇,但至少有一句话是客观的,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中国一旦发

2、生大的粮食缺121,任何国家都帮不上忙,谁也养不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的消费总量相当大这~特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现阶段粮食总产量将近5亿吨,位居世界首位,但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400kg/人)。世界的粮食贸易量每年约为2亿吨左右。我国每年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粮食约为总需求量的5%左右,即每年净进口260亿虹左右。如果我国的粮食自给率降到80%以下,就意味着每年至少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l亿吨以上,相当于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50%以上。如此巨大的进口数量,必将使国际粮食市场出现供

3、给紧张的状况,也会使我国粮食供给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影响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工业化、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这种趋势一方面必将导致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还将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水资源的不足,进而增加粮食供给的艰巨性。倘若粮食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约锝不到缓解,在2l世纪入口高峰期时,中国的粮食供求出现l亿吨的缺口是很有可能的。而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填平粮食供需日渐扩大的缺口是不现实的。那么制止粮食增产潜力的下降,并花大力气大幅度提高中国粮食的增产

4、潜力及生产水平,就成为我国世纪之交粮食发展战略的理性抉择。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宣是商品粮输出大省,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比较完备的粮食生产体系。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吉林省粮食连续几次跨台阶式的增长。目前吉林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14%,粮食储备量占全国的20%。可以说,吉林省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这样。而培育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就成为增加未来粮食供给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将科学的界定粮食增产潜力的含义和研究范围,从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形势出发,结合吉林省粮

5、食生产的具体情况,在分析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影响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进行预测,从而为培育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寻求合理的对策建议。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1.2文献评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将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1:3,这在中国和世界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过去取得了成就,但中国将来能否养活自己,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究竟如何,一直成为国内甚至国际关注的一大热点。90年代

6、以来,许多国际、国内的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看,粮食增产潜力是变量而非常量,有两层含义:(1)一定的粮食理论生产能力与现实生产能力的差距,(2)粮食理论生产能力由于技术进步,投入增长或粮食生产组织的变革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增幅为增产潜力(朱希刚,1997)。对于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国外的学者多持悲观态度,其中以布朗为代表,他认为中国现在与曰本、台湾的六七十年代一样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耕地面积、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处于递减趋势,在未来的时间内,预计中国粮食总需求的增长会比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据此提出2l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

7、问题(布朗,1994)。最近布朗先生再次对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提出了质疑。除了上面所说的入口和自然禀赋因素夕卜,这次又强调了技术原因。本世纪以来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单产提高,中国也是这样。他认为世界粮食最高单产难以再有大的提高,而中国的粮食单产己接近世界高产国家水平,技术进步的潜力已不大(林毅夫,2001)。在研究中,国内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粮食增产还是大有潜力的。林毅夫在“中国的粮食经济:过去成就和未来前景”(《中外著名专家论中国农业》,2000)一文中,比较中国实际单产和试验田单产之间的差距,发现水稻、小麦、

8、玉米等作物的单产潜力相当于现有实际水平的2—3倍,若把这些单产潜力挖掘出来,将可满足我国50年的粮食需求增长的需要。进而得出中国仍有很大的粮食增产潜力的结论。还针对布朗的技术进步悲观论指出,(1)由于我国耕地面积长期被低估,因此我国粮食单产与世界粮食高产国家的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