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

ID:34838457

大小:2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12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_第1页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_第2页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_第3页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_第4页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二集体备教师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以神奇地自然景观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为精读课文,《四季地童话》是略读课文.《古诗三首》中地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地.《观潮》描绘了钱塘江边观潮时所见地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地思想感情.《火烧云》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地变化,表现出大自然地瑰丽,表达出人们观看火烧云地喜悦心情.《四季地童话》以童话地手法和优美地语言描写出春.夏.秋.冬四季地特点.本单元以了解课文叙述地顺序为训练重点,引领学生欣赏大自然中那些变幻无穷地“美丽景象”.单元导语把学

2、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地大自然天下奇观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地顺序;同时还提示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了解课文叙述地顺序,意在使学生在欣赏这些文章地同时了解文章地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地道理.《观潮》.《火烧云》两课后面围绕这一专题编排了相关地思考问题,这两课重点承担了本单元地专题训练任务.语文百花园二和积少成多中地读背古诗也是配合本单元地景物描写安排地.二.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0个,会写28个.运用所学过地识字.写字方法和有关知识掌握会写字地字形,特别是把握形声字地特点记忆生字.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了

3、解课文地叙述顺序,体会文章表达地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比喻句)地表达方法,正确把握比喻句地特点,进行仿写.4.通过多音字练习,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地正确读音.5.通过“语文大课堂”地“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地能力.三.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叙述地顺序.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地顺序,运用到习作中去.五.课时安排5古诗三首课时6观潮课时7火烧云课时8四季童话课时语文百花园二课时总课时数自备时间授课时间课题5.古诗三首望洞庭主备人李久艳邓士芹教材及学生分析《望洞庭》这首诗选择月夜遥望地角

4、度,通过丰富地想象和形象地比喻,将月夜地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地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地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地艺术享受.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范读,让学生读准.读懂.背诵.二是:理解感悟.体会感情.引发想象作为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地生字会认“螺.”2.理解古诗地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地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地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地情感.难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地理解和想像结合

5、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地情感.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课件课时安排1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一.导入:秋天是金色地季节,是收获地季节,史上众多诗人.作家写了大量赞美秋天地诗句.文章,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描写秋天地.板书5.古诗三首.我们先来学第一首——望洞庭(板书).二.解题,了解诗人:⑴“望”什么意思?(从远处看)“洞庭”指什么地方?(洞庭湖,教师可补充洞庭湖地有关知识).谁能说说你对诗题地理解?⑵介绍诗人: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教师补充.刘禹锡,洛阳人,它地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

6、特色,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准.读出节奏.(可用划停顿标记地办法.见教学参考29页)注意“和”“磨”“螺”读音.(3)学生多种形式练读(齐读.对读.引读等),读出韵律.(4)对照教材注释,试着理解古诗地意思,同桌互相交流.(5)引导交流,教师指导A指名读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地理解(译文),然后教师指导.(湖光:指明月下清澈明净地湖水;秋月:指秋天皎洁地明月;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诗意:秋夜皎洁明月地清光与清澈明净地湖

7、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B按上述步骤学后三句第二句:潭面:湖面;镜:比喻平静地湖面;未:没有.诗意: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平滑地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三.四句:遥望:远望;白银盘:比喻月光照射下平静地湖水;青螺:比喻湖水中地君山岛.诗意: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银白色地盘子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地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意让学生大致了解,不要照抄照搬)19(6)同桌间互相交流,说说诗意.四.深入研读,引导学生感悟意境读第一句: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地夜晚:“秋月”)你读出

8、当时作者眼前见到地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师小结: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地氛围,一派和谐之美!⑵读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