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

ID:34842845

大小:2.19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3-12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_第1页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_第2页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_第3页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_第4页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进程中宗族因素的认识——以湖南省秀村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到相当数量政治学、行政学的基本概念。与此同时,宗族的研究又不可避免的将涵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归纳起来而言,将此项研究的概念大致分为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两类。其中,核心概念包括:村民自治、宗族;而相关概念包括,宗派、派系等。(一)核心概念1.村民自治所谓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3而村民自治制度,是指中国人民根据法律规定,在所居住的社会基层区域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种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其具有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的特点。且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4

2、村民自治及其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广泛而深刻的农村改革而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回应,也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5村民自治创新了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62.宗族在海内外许多学者眼中,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性就是它的宗法性或家族性。例如钱穆先生就说:7中国本无社会一辞,故无社会学,亦无社会史.然中国社会绵延久,扩展大,则并世所无,余尝称之日宗法社会,氏族社会,或四民社会,以示与西方社会之不同.故欲治中国之政治史,必先通中国之社会史,而欲通中国之社会史,则,必先究中国之宗法史.8“宗族是中

3、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分布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拥有的民众之广泛为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中国人的宗族关系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宗法精神贯穿于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结构中,是维系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稳定社会的因素。”冯尔康教授在‘中国宗族社会》一书中就开门见山的这样写道。9由此可见,宗族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在学术界是有共识的。我国古代第一部大致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而编纂的词典《尔雅》在其“释亲”条中曾做过这样的解释: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10这个。党”作“亲族”解,那么宗族就是父系的亲族。虽然这个解释阐明了我国古代宗族组织的本质,但是未免有点太过笼统。一

4、般认为,所谓“宗族”,是指“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11这个概念的要点可以归纳为:(1)强调“家”对宗族的作用,族是家庭的扩延。即宗族是“一2种沿男系或女系血统直接从家庭延长了的组织”。(2)宗族是有宗法的、共识的、首领的血缘群体。(3)宗族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或者说两种类型,并给予相应的定义。宗族的本义是指“有共同祖庙的亲族,亦即是有明确父系祖先的家族”。而所谓的。低层次的家族”是指“依靠婚姻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同居或聚居的,有共同经济生活的亲属组织”;而“高层次的家族”是指。从同一低层次家族中分化出来的若干相对独立的低层次家族,以某种方式与所分

5、化出来的本家结合而成的亲属集团”。12(4)强调姓氏的作用。宗族亦应该是“具有相同姓氏的人们的群体”。13一般认为,许多专家和学者依据宗族领导权掌握在何种社会身份的集团手中、宗族的内部结构成员的民众性如何、宗族生活中宗法原则的强弱抑或变形等三条标准,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宗族组织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先秦典型宗族制时代、秦代至唐代是世族、士族宗族制组织、宋代至元代是大官僚宗族制时代、明清时期绅衿富人的宗族制时代,以及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这种划分对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千百年来中国宗族组织的变迁,无疑是有很大裨益的。“(二)相关概念1.宗族与派系所谓派系,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关系为纽带联结起

6、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现实功能的非正式组织。15在当今中国农村,联结派系的既可以是血缘、业缘、地缘等因素,也可以是利益、文化背景甚至人的性格因素。各因素在派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客观差异,但是在当前经济导向型的农村社区,利益无疑是派系的最终诉求和终极定位。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具有独立性、利益性、自愿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因此,在现阶段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伴随着派系应运而生的派系竞争,实质上是以派系组织依托,旨在改变现存的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集团性竞争行为。其具有参与动员、理性示范、社区整合、监督纠错以及制度导入等功能。并受到社会关系网络、核心人士号召以及基层政

7、府的支持等方面的制约。派系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的非正式功能组织,不同于以往的宗族。(1)从发生学的角度加以考察,宗族是将由血亲群体和由婚姻构成的姻亲群体同时包容进来而以前者为主干的一类社会群体。坫(2)从联系纽带而言,农村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派系与宗族不同,它不单单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还综合着各种利益、业缘甚至人的性格、情感等各种较为复杂的因素。尤其是利益因素在派系形成和运作中的作用,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村民主体寻求个体利益的诉求在政治制度层面上合法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