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ID:34843969

大小:375.8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3-12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4页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引言………………………………………………………………………………………1一、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制约因素……………………………………………2(一)生存保障功能是特殊历史时期赋予承包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历史使命…2(二)效率价值目标才是承包土地使用权制度应有之意………………………4二、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外部制约因素……………………………………………5(一)保障粮食安全与承包土地流转……………………………………………5(二)种粮无效益…………………………………………………………………7(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制约土地流转………………………………………9(四)不同土地用途间收益差距巨大…………

2、…………………………………11三、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13(一)我国现有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观点及实践探索…………………13(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探析…………………………………………15(三)我国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及未来的发展模式………………………………17四、构建一个有限度的、开放的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18(一)构建一个有限度的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19(二)构建一个开放的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体系…………………………20结语………………………………………………………………………………………2

3、5参考文献…………………………………………………………………………………26致谢………………………………………………………………………………………291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引言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005农业部颁布的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明确了承包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为土地流转

4、制度的建立健全奠定了基础,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伴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新一轮的改革日臻完善,该制度在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农业生产效率乃至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都被寄予厚望,有学者提出“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②”。但从实践情况来看,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并没有对农业生产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我国至今仍未出现繁荣的土地流转市场,目前已经流转土地面积总量较小,分布区域也不平衡。实践的缺失源于制度的缺位,

5、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土地流转的发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如何应对这些制约因素,建立一个既合乎制度自身逻辑体系,又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本文拟从制约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①笔者赞成西南政法大学刘俊教授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探讨》一文中所阐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概念表述未能准确反映承包土地使用权本质,应采用‘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概念表述形式,从而使承包土地上的权利束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观点,在本文论述中除引用法律政策及学者论述外均使用“承包土地使用权”这一概念表述形式。详细论述参见刘俊:“土地承包经营权性

6、质探讨”,《现代法学》,2007年3月,第173页。②孟勤国等:《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制约因素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意在建立一个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机制,但我国相关立法却并未将效率目标一以贯之。如果说《物权法》将承包土地使用权纳入用益物权范畴后,在效率目标衍生的逻辑体系下自由流转①已经顺理成章,那么2009年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流转种种限制的保留则显然是出于另一种制度逻辑的考量,即对农民生产保障的担忧。生存保障目标与效率目标无论在价值原理、核心理念、基本规则等方面

7、都存在差异,难以在同一个制度中相互融合,强行嫁接的后果就是两种价值目标自成体系,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冲突。换言之,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自身双重逻辑的交叉与碰撞造成了具体规则自相矛盾,制度完善前后掣肘,制度运行顾此失彼,实施效果不甚理想的局面。大力推进农业改革发展、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从深层次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需要,农业农村的发展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