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ID:34844260

大小:1.3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3-12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_第4页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025分类号:R69学号:122012000391密级:CapitalMed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老年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ThePrevalenceofChronicKidneyDiseaseandRiskFactorsinElderlyPeople研究生:李燕燕学科专业:全科医学指导教师:马清副教授导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

2、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前言……………………………………………………………………………………………………5正

3、文...............................................………...................……………….....….....7对象方法……………………………………………………………………………………………7结果……………………………………………………………………………………….…11讨论………………………………………………………………………….………………18结论……………………………………………………………………………….…………22文献综述……………

4、………………………………………………………………….…………23参考文献…………………………………………………………………………………….……………29附录.....................................................................................................3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36致谢………………………………………………………………………………

5、………………....37个人简历………………………………………………………………………………………….....…..38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目的了解老年CKD患病率及各期分布;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老年CKDG3a期患者的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或住院体检的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共1114例,根据2012版KDIGO指南CKD诊断标准了解老年人CKD患病率及各期分布,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收集20

6、09年至2014年间具有3年完整病例资料的老年患者共862例,根据KDIGO-CKD诊断及分期标准,分非CKD组(nonCKD)和CKD组。再将CKD组根据eGFR水平分为CKDG1、G2、G3a、G3b、G4期;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将各期分为A1(ACR<30mg/g)、A2(ACR30-300mg/g)、A3(ACR>300mg/g)组,共15个亚组。分别比较非CKD组与CKD组、CKD各亚组间肾功能下降速率及评估终点事件,分析肾功能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111

7、4例体检老年人群,男性830例,女性284例,平均年龄77.77±26.79岁(最小年龄65,最大年龄98岁),平均eGFR74.85±14.38ml/min/1.73m,CKD患病率为35.1%,其中G1占2.1%,G2占17.8%,G3a占11.6%,G3b占3.2%,G4占0.4%。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具有三年完整资料的病例,CKD组与非CKD组比较,eGFR下降速度分别为1.1622±3.81ml/min/1.73m、0.54±3.05ml/min/1.73m(P

8、<0.001),两组间AKI的发生率(P<0.001)及RKFD例数(P=0.001)均有差异。G2、G3a、G3b期eGFR下降速度随蛋白尿增多(A1组、A2组、A3组)而增快(P值分别为0.012、0.001、P=0.129);CKDG2A1期、G3aA1期及nonCKD三组之间eGFR下降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09),RKF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4),而AKI的发生率分别为1.43%、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