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

ID:34845322

大小:6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12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1页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2页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3页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4页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师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给动物让路》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     1

2、、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

3、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板书设计:给动物让路                     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                     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如何保护他们?教后记:  28/282、《“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教学重、难点

4、:树立节约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资料板书设计:“煮鸡蛋”的思考节约小妙法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二、探究新知:     思考:     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

5、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     3、你知道哪些家庭节约小妙法?     4、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中,过1分钟就减少1分钟的寿命,珍惜是从点滴做起的。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彈

6、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8/283、“游动”的蒙古包教学目的:     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深刻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7、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或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以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

8、八尺,直径约丈余的住室(蒙古包)。在定居的地区,部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出现了外形与蒙古包相似的土木结构住屋;农区则多已住汉式平房,并且聚为村落。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游牧民的住所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