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

ID:34848058

大小:1.9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12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_第4页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Theclinicalobeservationofpre-injectednalmefeneinhysteroscopicsurgeryunderintravenousanesthesia作者姓名:李魁亮领域(方向):麻醉学指导教师:韩伟教授类别:临床医学硕士答辩日期:2015年5月26日前言宫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然而在宫腔内进行手术操作时可对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宫腔镜手术一方面要求足够的镇痛和镇静,另一方面更要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目前宫腔镜手术多选择全麻气管插管或者全麻喉罩。芬太尼是临

2、床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其常常导致手术后呼吸抑制和麻醉苏醒的延迟。应用芬太尼进行平衡麻醉,不同的患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判断患者的反应和各种刺激来确定芬太尼的量。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解除和阿片类镇痛药物结合的阿片受体,进而产生了拮抗的作用,因此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在逆转阿片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解除阿片类镇痛药物与阿片受体结合的作用而产生拮抗作用。其对μ受体、κ受体、δ受体以及σ受体都具有亲和力,特别是对μ受体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具有很强的脂溶性。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不但能改善应用阿片类药物导

3、致的呼吸功能不足,帮助恢复自主通气,还能减少或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瘙痒症状、尿潴留、肌强直以及胆道痉挛等症状。纳美芬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具有诸多优点,其持续作用的时间长、更多的给药方式、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药物不良反应小,可以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类受体,尤其对μ受体亲和力最强,其不拮抗μ1受体的镇痛作用,而拮抗μ2受体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作用。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方式多为拮抗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残余作用,而对预先注射纳美芬在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短小手术中拮抗芬太尼的不良反应研究甚少。I本文通过对全身

4、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预注纳美芬,观察纳美芬在此类手术中拮抗芬太尼不良反应的效果,为此类手术的麻醉方法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II中文摘要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预注纳美芬的临床观察目的:预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静脉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宫腔镜手中拮抗芬太尼不良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80名,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表格法分成2组:A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组,n=40),B组(生理盐水组,n=40)。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HR、BP、SpO2,体位摆为截石位。术中患

5、者均保留自主呼吸,给予面罩吸入纯氧,氧流量为2L/min。A组在诱导前2min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B组给予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①诱导后1min内芬太尼引起的呛咳情况;②术中SpO2<90%患者例数;③诱导前2min(T0)、诱导后1min(T1)、5min(T2)、10min(T3)、手术结束时(T4)及手术结束后5min(T5)、出手术室(T6)时的SBP、DBP、HR、SpO2的变化;④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手术室时间;⑤术后5min、30min和120minVAS镇痛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在

6、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丙泊酚以及芬太尼用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在诱导期1min内发生呛咳的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8%。B组患者呛咳发生的例数为22例,发生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中SpO2<90%患者例数分别为5例和2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在T1时SBP、DBP、HR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2、T3、T4、T5、T6时间点的SBP、DBP、HR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T2、T3、T4III时SpO

7、2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B两组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分别为(3.4±1.1)vs(4.7±1.2)min、(6.2±1.0)vs(8.2±1.1)min和(13.0±1.2)vs(17±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A、B两组组术后5min、30min和120minVAS镇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小剂量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可减少诱导期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减轻呛咳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拮抗芬太尼引起的手术中呼吸抑制;应用小剂量的盐酸纳美芬

8、注射液可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未观察到纳美芬具有明显的增强或减弱芬太尼的镇痛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