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ID:34849478

大小:1.1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3-12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第1页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第2页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第3页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第4页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1.2选题的由来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选题的由来关于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理论国外国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但现在的贸易理论几乎一边倒的偏向于国际贸易,集中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对于国内贸易或者区际贸易的理论还不是很丰富。1。上个世纪,俄林在其伟大的著作《区际和国际贸易》中就指出,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有共同的基础,国际贸易的理论是以国内贸易机会被充分利用为假设前提的,事实上,尽管是美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其国内贸易也远比国际贸易起步晚。现实中的国内贸易尤其是区际贸易其意义十分熏要,只是理论落后于实践“

2、1。对于我国来讲,在国内或者说区际贸易的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转化为对外贸易。强调对外开放甚于对内开放,强调国际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甚于区际贸易,强调利用外资甚于利用内资。1。1.2.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国内研究区际贸易问题最早始于八十年代末期的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一些专家针对区际之间贸易战的思考,但其中的研究方法还主要停留在发展经济学的范畴,也有部分的研究借鉴了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方法,但比较初步嘲。同时由于研究方法和统计资料的限制,以点研究为主,涉及全面深入的研究的比较少,以上海社科院陈家海为代表的学

3、者就是该群体的代表,对于相关问题以报导形式居多。进入九十年代,随着集权与分权问题的讨论与实践的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改进(主要是博弈论方法的引入),以财政放权为基础的区域间贸易与分工问题的思考开始增多,其中,尤其是以南开大学熊贤良为代表掀起的一场关于大国内部贸易重要性的讨论为代表,同时熊还设计了区际分工度的研究指标,研究了制造业内部的区际分工水平,知道进入新世纪,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没有出现很大的突破,但问题的重要性还是存在的,高潮出现在2002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宁波大学钟昌标教授的《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虽然该文

4、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相比熊教授的文章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对于研究的综合算是一个不小的改进。国外的专家们的研究中比较突出的是法国的PONCET、美国的Naughton、AlwynYoung,其中,Young的研究比较全面,主要从产业问贸易的层次分析了中国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区域分割的问题,他探讨的比较全面和深入。而Naughton和Poncet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Poncet早期主要借鉴的Naughton的研究方法,丛省际贸易流的角度尝试分析区际贸易壁垒问题,他们虽然有了一些突破,第一章绪论但介于中国国内相关统计数据的残缺,没有能够

5、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成果,但可喜的是Naughton首次将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视角引入研究,这可以算是一种突破,后来Poncet分别借鉴了国际经济学的边界效应分析方法和价格离差分析法,以求弥补前期研究的不足,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沃纳斯伯尔(Venabl8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

6、,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一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

7、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对于区际贸易壁垒问题的思考,仍旧大都停留于宏观视角,这与实际问题的微观基础是有相当差距的。因为试图以宏观结

8、论推导微观问题,就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谬误吲。对中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研究,有不少文献01。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报纸和杂志抨击中国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当然也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是于今看来,这些建议实在是直接针对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