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ID:34852123

大小:1.4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3-12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_第1页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_第2页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_第3页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_第4页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业大学硕1·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言1.1研究背景第一章导言在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山区”象是被遗忘的角落。世界山区面积占到地球陆地面积的无分之一.山区社会的客观存在,在人口增加矛l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F,加重了对山区资源的无序开发.有关山区发展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山区国的重视。联合国确定2002年国际山区年。关注山区发展,制定山区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实现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无疑,山区经济开发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会.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丘陵和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北、两北、西南和东南等地区,面积达663

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士总面积的69.1%,包括我国(不含台湾、香港,澳门)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区)的1500多个县.山区人D6.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5.7%.在全国2300多个行政县中,有1500多个山区县,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我国绝人多致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而我国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全国90%的林地,84%的森林蓄积,77%的湖泊,98%的水能都集中在山区,诸多的名山火川出自山区.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同时义是纯天然食晶、有机食品、珍惜动植物、珍贵中草药、天然矿泉水

3、和生态产品等的主要产地,是我国加入WTO晟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输出地,山区纯天然产品的优势正在日益显现。山区正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等世界潮流趋势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但是由于区位、历史、战争等原因,我国山区仍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意识落后、贫困问题突出、文化教育落后等制约着山区的发展。我国现存30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中国山区已成为全国区域发展失街的主要贡献者过去,人们一直关注着我国东、中、两部三人地带的发展差异。实际上,除此之外,全国还存在着平原、Ei陵、山区的三人地形发展差异

4、.据对全国县级经济的统计,不论是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存在着平原发展水平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山区的普遍规律;而更突出的特点还在于东、中、西部各地带内,也存着平原发展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山区的规律.我国尔部发达地区的山区发展水平。高于我国西部地区山区的平均发展水平,说明东部山区受到地带发达的带动,比中、两部山区表现山较好的发展务头;但东部山区的发展水平依然比不上西部地带平原的发展水平,这又一次表现出地势对发展的制约.因此,全国而言,山区县是全国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贡献者;来来实现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不在于全国的经

5、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而在于山区的发展态势.·山区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上去.经过20多年的反贫困实践,成效显著,贫凼人口数量减少。贫困区域也进一步缩小,但贫困人口在山区的基本分布态势不仅没有大的改变,山区成为全国小康社会包嗣着的贫困孤岛的形象反而越来越突出。山区已成为新世纪反贫困的主战场.可以说,没有山区的经济发展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山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工作”.以加强山区生态建设为前提,以发展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培中国农业

6、大学硕二匕学位论文第一章岢言养山区自我发展能力和提高山区开发科技水平为突破,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与开发并举,改善山区生产条件与增加农民收入并重,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调整和优化山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利用开发山区特色资源,培植山区特色经济,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通过山区综合开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山情的山区经济发展之路.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虽然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灵、科技教育落后、商品经济意识差、山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4200万人口中,大

7、部分分布在山区.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山区建设与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开展山区综合开发,并在全国304"省(区)中选择了114个山区县作为山区综台开发的示范县.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比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较人改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区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山区,都结合自身的天肘、鬼利、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漩创造出了具有自身山区特色的特色农业,大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立足于山区,以山区特色农业开发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与理论分析。总结出山区特色

8、农业发展的要素和一般模式,以期对山区特色农业的确立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2研究意义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山区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启动、扩展农村市场、保持农峙收入可持续增加,实现农民和农村经济“双增长”的有效手段,是拉动内需,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