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

ID:34868715

大小:2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2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_第1页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_第2页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_第3页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_第4页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某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建设地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中共河南省委文件豫发(2009)28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2009年11月9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示范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抓试点、争致富、办实事活动,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稳步推进。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捷报频

2、传,现代农业快速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是各地在工作实践中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出了不少好经验,涌现出了许多好经典,走出了符合当地实际、具有不同特色的好路子。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高,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文档实用标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全面贯彻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农村民生、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的必然要求,是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总结新乡等地经验、审时度势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组织开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

3、村建设,既有利于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既有利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又有利于城市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既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又有利于农民减少住宅建设投入;既有利于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城乡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事关全局、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的高度,站在有效应对危机、实现“四保”目标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

4、开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二、示范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方式,努力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文档实用标准(二)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搞好规划指导,加大政

5、策扶持和财力支持,着力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盲目攀比,不搞一刀切。坚持“四议两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2.规划现行,合理布局。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抓住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的机遇,科学合理地编制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的制定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3.发展经济,产业支撑。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

6、设的首要位置,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示范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4.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发展完善型、村庄搬迁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共享型和整体搬迁等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坚持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和乡村风情,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文档实用标准5.依法依规,节约用地。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等名义盲目圈地、违法批站土地,鼓励不占或

7、少占耕地。严格执行

8、“二户一房、建新旧拆”,建新农村住房只能用于搬迁户分配。三、示范村建设的选址布点(一)布点原则。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总体规划,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环境、村庄现状规模和布局、区位交通条件,综合考虑村庄建设用地、建设投资和社会效益等因素,选择靠近小城镇、产业聚居区、具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交通便利、基层班子团结、群众热情较高的村作为示范村,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