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

ID:34871094

大小:4.83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9-03-12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_第1页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_第2页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_第3页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_第4页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Ⅶ)吸附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10140:单位代码密级:公开学号:4031531781.?A每LIAONING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MASTERDEGREE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VII()论文题目:吸附性能研究AbsorbentMaterialModifiedbIonicLiuidsandyq英文题目:AbsorptionPerformanceStudyofRe(VII)论文作者:邢珊珊指导教师:娄振宁副教授专业:分析化学完成时间二○一八年

2、五月:搴辽宁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进行了标注,并表示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i学位论文作者签名>0丨B年边月>巧曰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3、位论文的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辽宁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校须按照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不得超越授权对学位论文进行任意处理。保密(),在。(年后解密适用本授权书保密:请在括号“”内划V)授权人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4、:曰期t?月:年Jr月)曰曰期:2年曰^丨巧申请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离子液体改性的吸附材料对Re(VII)吸附性能研究AbsorbentMaterialModifiedbyIonicLiquidsandAdsorptionPerformanceStudyofRe(VII)作者:邢珊珊指导教师:娄振宁副教授专业:分析化学答辩时间:2018年5月30日二○一八年五月·中国辽宁摘要摘要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具有热稳定性高、蒸气压低、良好的溶解性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材料制备、分离提纯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其在吸附

5、分离方面的应用。文章利用离子液体结构上的可设计性,以离子液体作为吸附功能基团,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了三种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其对Re(VII)的回收与分离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以N-甲基咪唑,N-乙基咪唑以及N-丁基咪唑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不同碳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将其作为吸附功能基团对壳聚糖基体进行改性,得到咪唑类离子液体改性的CS吸附剂,当N-甲基咪唑与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1:2以及CS的质量为0.3g时,CS-MEIC在pH3时对Re(VII)的吸-1附率最高,最大吸附量为184.71mg•g。吸附等温实验表明吸附过程符合

6、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动力学实验可以看出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用FT-IR和XPS表征方法考察CS-MEIC对Re(VII)的吸附机理,主要是螯合作用及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循环实验表明,在进行5次循环之后可以看出CS-MEIC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循环使用性能。2、为了进一步提高铼的吸附量以及分离选择性,本文以聚咪唑类和聚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作为吸附官能团,CS为基体材料,制备了聚离子液体改性的壳聚糖吸附剂CS-p[C4Vmir][Cl]和CS-p[C4Da][Cl]。发现聚合咪唑类离子液体改性的壳聚糖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对Re(VII)

7、的吸附效率都比聚季铵盐类的离子液体改性的壳聚糖高,这可能是因为CS-p[C4Vmir][Cl]中的存在静电引力和螯合作用,CS-p[C4Vmir][Cl]中具有较高的含N量;在不同酸度的多元体系实验中,发现CS-p[C4Vmir][Cl]对Re(VII)的选择性因子比CS-p[C4Da][Cl]高。在pH3时,CS-p[C4Vmir][Cl]和CS-p[C4Da][Cl]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219.4-1和155.5mg•g,都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用FT-IR,XPS和IC对其吸附机理进行探究,吸附机理为螯合作用和离子交换

8、作用。吸附-解析实验表明,在循环5次之后发现CS-p[C4Vmir][Cl]重复使用性能较好。3、聚离子液体本身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为进一步增加对铼的吸附量,本文以[C2Vmir][Cl],[C4Vmir][Cl],[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