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

ID:34874726

大小:1.1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3-13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_第1页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_第2页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_第3页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_第4页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类号:R681.5学校代码:10392学科专业代码:105109学号:2151003161硕士学位论文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ComparisonofSagittalParametersbetweensingle-segmentZero-PSpacerandTitaniumPlatecombinedwithCageFixation学位类型:临床医学硕士所在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申请人姓名:郑俊杰学科、专业:外科学(骨外)导师:许卫红教授研究起

2、止日期: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答辩委员会主席:林建华教授答辩日期:2018年5月28日二○一八年五月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前言……………………………………………………………………...............................5资料

3、和方法…………………………………...………………………...........................6结果…………………………..………………………………………................................9讨论……………………………………………..……………………...............................16结论………………………………………………..…………………...............................19参考文献…………………………………

4、…………..……………….............................20综述……………………………………….………....………………...............................24致谢……………………………………………….…………………................................32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单节段Zero-P椎间融合器与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的矢状位参数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单节段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手术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手术的

5、矢状序列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7年06月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45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融合患者23例(A组),平均随访时间:17.08±7.94个月;使用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患者22例(B组),平均随访时间:17.36±8.73个月。分别对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整体(C2-C7Cobb角、T1倾斜角、颈倾角、胸廓入口角、颈椎倾角、颅倾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及手术节段的局部矢状位参数(脊柱功能单位角、椎间盘角、前后

6、椎体间距)、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及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NDI)、Bazaz吞咽困难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及两组间的整体矢状位参数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椎间盘角、各个时间点的脊柱功能单位角及前后椎体间距的组间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盘角明显小于B组(P=0.012)。(3)在A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盘角比术前及术后减小(P<0.05)

7、;术后前后椎体间距均比术前增加(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前后椎体间距与术后相比均减小(P<0.05),且前椎体间距减小幅度比后椎体间距明显;在B组,椎间盘角在各个时间点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前后椎体间距均比术前增加,但末次随访时前后椎体间距亦出现减小(P<0.05),前椎体间距减小幅度比后椎体间距稍大,前后椎体间距的丢失幅度均比A组小。(4)两组患者的椎间盘角与前椎体间距均呈正相关。(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N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时间点两组的JO

8、A评分、NDI指数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JOA改善率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Zero-P椎间融合器和钛板联合cage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单节段颈椎病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两者均不会对整体的颈椎矢状面平衡及治疗节段的脊柱功能单位角产生明显影响。(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均能明显增加治疗1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节段的前后椎体间距,Zero-P组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