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

ID:34875176

大小:2.3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13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_第1页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_第2页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_第3页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_第4页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学位申请人:田启航指导教师:李继泉教授学位名称:林业硕士研究领域:不区分研究方向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三H“―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2、。与我j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丨声.签字日期:>丨土年6月f円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农jk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农此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讲行检索,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一导师签名签字曰期:X]:年乙

3、月十曰签字曰期:_2o,i一年S月厶曰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分类号:S725.79单位代码:10086密级:公开学号:20139150707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研究StudyontheTechnologyofNear-NaturalVegetationRestorationBasedontheDonatedSoilSeedBank学位申请人:田启航指导教师:李继泉教授学位名称:林业硕士研究领域:不区分研究方向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答辩日期:二〇一五年五

4、月三十一日摘要冀北山地沙化程度日益严重,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植被自然恢复是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该地区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少、物种单一,采用人工造林或封育措施很难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基于捐赠土壤种子库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技术,是以捐赠土壤种子库为基础,以提高土壤种子库种子发芽、生长能力为目的,以天然种子库种子收集、种子发芽与生长基质配比技术,以及发芽保护等系列技术构成。该技术能够更大程度的利用相似临近地域的天然种子库,使植被的更新演替得到有效保证,又可以

5、实现植被的近自然恢复,确保物种遗传多样性。由此可见,该技术可以克服沙化山地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少、水分、养分不足的缺点,从而实现对沙化山地的近自然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或利用封育措施自然恢复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本文以冀北沙化山地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和掌握植被恢复前沙化山地和捐赠土壤种子库林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上植被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土壤种子库土壤不同收集方式的效率和成本,研究种子发芽基质中添加木本植物种子种类和比例、保水剂和土壤粘合剂的施用量及防寒措施的必要性,

6、总结土壤种子库收集技术、种子发芽基质配比技术和种子发芽保护技术,并利用此技术对沙化山地进行植被恢复后的效益进行分析,为今后退化山地的植被近自然恢复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人工收集方式,机械收集土壤种子库的效率高、成本低,对林地土层破坏性小。机械收集土壤种子库的效率为人工收集的8倍,而成本要比人工收集方式低4.8倍。2.添加保水剂后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的数量均明显高于未添加保水剂处理,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的幼苗数量显著增加。当保水剂施3用量达到250kg/m

7、吸足水的保水剂时,植被生物量和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最多,但33与施用200kg/m保水剂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每m母土中加入200Kg吸足水的保水剂就能满足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需要。3.未经任何防寒措施处理的幼苗成活率仅为9.6%,经过覆土的木本植物幼苗成活率为89%,是无防护措施的9倍。由此可以说明覆土防寒措施的必要性。4.植被恢复后的造林地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比恢复前的沙荒地增加11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居多;土壤种子库间相似性系数表现为恢复后造林地与恢复前沙荒地相似性系数为0.32,与捐赠土壤种子库林

8、地相似性系数增加到0.44,相似性有所增加。5.恢复后的地上植被中出现2种常绿乔木及多种灌木树种,并增加了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及一二年生草本物种数量增加明显;地上植被间相似性系数表现为恢复后造林地与恢复前沙荒地相似性系数为0.30,与捐赠土壤种子库林地相似性系数增加到0.54。6.恢复后的土壤容重达到良好水平,持水量增加,pH值接近中性,有机质、全N、全P、有效K、碱解N及速效P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在0-10cm土壤深度时含量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