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ID:34876692

大小:6.38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3-13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_第1页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_第2页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_第3页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_第4页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梁菁作者姓名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蒙琦指导教师建筑学院所在学院2015年3月论文提交日期TheresearchontheProtectionandRenewalofTaiwanHistoricaldistrictundertheangleofCommunityconstruction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Candidate:LiangJingSupervisor:Prof.MengQ

2、i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China分类号:学校代号:10561学号:201221205100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研究——以台北大稻埕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作者姓名:梁菁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蒙琦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科专业名称:风景园林(全日制)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3月23日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3月23日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授予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成员:主席:委员:华南理工大学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理工大学。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除在保

4、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同意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和与学校有共享协议的单位浏览;同意将本人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全文出版和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作者联系电话:摘要历史街区是有居民生活的非凝固的文化遗迹,它的保护重点

5、除了历史悠久的实体建筑,还有在地居民集体意识和记忆的再造。但是我国历史街区的保存多数都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保护为主,从而出现在地居民外流、当地文化遗失等现象。本文通过借鉴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以台湾地区最古老的老旧市街之一的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以社区营造的视角为切入点,讨论社区居民等社会行动者参与地方保护事务的重要性,同时试图从文化、经济、产业、建筑等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保存和复兴提出营造策略。本论文将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国内外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历史街区保存相关理论,阐述台湾的古迹保护如

6、何从官方意识走向“社区总体营造”的转变过程,总结保护经验。(2)社会发展概况评析:本文选取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发展沿革、建筑特色、社会文化进行了阐述,同时回顾了大稻埕历史街区的历年规划方案,通过分析可知台北大稻埕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和社区参与的进展程度。(3)保存机制和制度的研究:从社区营造视角出发,对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和保存论争过程过程中各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明确指出社区参与和社区营造对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性。(4)营造手法提出:以社区营造的视角为切入点,运用社区营造“人、文、

7、地、景、产”五要素,通过具体案例对大稻埕历史街区的社区营造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和提出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和复兴的营造策略。(5)经验分析:最后总结社区营造视角下台湾历史街区保存与复兴的经验,包括如何利用NGO组织及社区规划师,有效引导历史街区内的在地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以达到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的目的,以期为大陆地区历史街区保存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历史街区复兴;社区营造;台北大稻埕IAbstractHistoricaldistrictsareculturalrelicswherehaveresidentslivein,itsprotec

8、tionpointsarenotonlythehardwareconstruction,butalsothereconstructionoftheresidents'collectiveconsciousnessand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