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

ID:34887543

大小:4.97 MB

页数:129页

时间:2019-03-13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1页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2页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3页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4页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722密级公开UDC学位论文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的遗传变异研究AfricanBambooSpeciesandGeneticVariationofOxytenantheraabyssinica,Oldeaniaalpina,Bambusavulgaris廉超指导教师姓名郭起荣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森林培育研究方向竹类种质资源繁育与利用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7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学位论文非洲竹类及三种主要竹种

2、的遗传变异研究学位论文作者廉超指导教师姓名郭起荣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森林培育研究方向竹类种质资源繁育与利用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中国·北京DissertationfortheDegreeAfricanBambooSpeciesandGeneticVariationofOxytenantheraabyssinica,Oldeaniaalpina,BambusavulgarisCandidate:LianChaoSupervisor:Prof.GuoQirongAcademicDegree

3、Appliedfor:MasterSpeciality:SilvicultureDateofDefence:June,2015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ChineseAcademyofForestry独创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硏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凸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本研究生培养单位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一。

4、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y月日I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中国林业科学硏究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中国林业科学研巧院有权保留并向園家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査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可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采用影巧、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盾适用本授权

5、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筵导师签名:識]巧>|長年7月I同年月口長71学位论文作者毕业联系方式摘要非洲竹区拥有较丰富的竹种资源,但其竹子种类及遗传变异研究少。本文基于世界theBambooPhylogenyGroup(BPG)成果,整理了非洲竹子种类,引进非洲主要的锐药竹(Oxytenantheraabyssinica)、高地竹(Oldeaniaalpina)种子,采集龙头竹(Bambusavulgaris)DNA材料等,研究了种子性状,开展育苗试验和后代测定,分析了表

6、型、生理和分子遗传变异等。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非洲竹区拥有丰富的竹类资源,现有竹类25属72taxa(种及种下单位)。这些竹类中,原产18属52taxa,引进7属20taxa;木本竹类22属60taxa,草本3属12taxa。2.锐药竹种子在竹类中属大粒种子,发芽质量高。锐药竹的种子长度平均为18.2mm,变异系数8.8%;种子宽度平均3.3mm,变异系数6.0%;千粒重均值117.5g,变异系数10.5%;室内发芽率平均66.5%,变异系数7.9%。场圃发芽率77.5%,场圃发芽势65.0%,

7、发芽率高且出苗整齐,发芽时间短。锐药竹种子原生苗高生长呈先快后慢”趋势,出苗后不经过高度缓增期,即开始快速高生长。高生长曲线y=-56.191/[1+(x/29.35)0.92]+55.87(R2=0.998)。3.锐药竹实生苗平均株高130.91cm,平均地径7.19cm、平均叶面积47.56cm2,平均叶长14.91cm,平均叶宽4.04cm,所测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9.94-75.74%之间。测定的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系数最小,为19.94%,而各植株间地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了75.7

8、4%。叶面积及叶长性状是最主要的表型性状。根据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可发掘大叶型株系M12,矮小小叶型株系Z18,高大粗壮型株系Z4,Z10。4.叶绿素a(chla)浓度2.45mg·g-1,chlb浓度1.11mg·g-1,叶绿素总量3.90mg·g-1,Chl(a/b)为2.3:1,叶绿素浓度变异系数在12.85-27.26%之间。利用FMS2叶绿素荧光仪,测定锐药竹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为0.654,范围在0.259-0.777之间,变异系数为17.31%;初始荧光(F0)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