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

ID:34890571

大小:5.11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9-03-13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_第1页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_第2页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_第3页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_第4页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峡澎溪河回水区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其沉降特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学生姓名:陶思圆指导教师:李哲副教授兼职导师:王梅强高工学位类别: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二O一五年五月DistributionandSettlementCharacteristicsofSuspendedParticulateMatterintheBackwaterAreaofPengRiver,ThreeGorgesReservoirAThesisSubmittedtoChongqing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

2、fortheProfessionalDegreeByTaoSiyuanSupervisedbyProf.LiZhePluralisticSupervisedbySeniorEng.WangMeiqiangSpecialty:ME(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Filed)FacultyofUrbanConstruction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of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ChinaMay,2015中文摘要摘要悬浮颗粒物是水体各种污染物质或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或重要载体。三峡成库后,水库调度运行迫使

3、库区水文情势发生剧变,改变了水生态与水环境特征。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组成、迁移与沉降特征亦出现迥异于天然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本文以库区中段典型支流澎溪河回水区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5月(水华期间)、2014年8月(汛期低水位)、2014年11月(枯季高水位)分别对澎溪河回水区(高阳平湖、双江大桥)的悬浮颗粒物进行采样与沉降原位试验研究。采用膜分离方法将悬浮物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级,采用扫描电镜辨识悬浮颗粒物的形态特征,对悬浮物的粒径组成、C、N、P等生源要素的含量分布及沉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澎溪河回水区悬浮物的总量特征水华期间悬浮物总量为4.8~48.8mg/L,水柱分布为

4、表层高,中层最低,有机比率为17~80%。低水位时期悬浮物总量为25.2~90.1mg/L,表层与中层差异不大,有机比率为3%~19%。高水位时期悬浮物总量为3.36~11.0mg/L,水柱分布均以底层较高,有机比率为46%~82%。2)澎溪河回水区悬浮物的组成特征澎溪河回水区悬浮物以矿物颗粒和生物颗粒为主,絮凝体含量在25~65%之间。水华期间悬浮物平均粒径为34.9~151.9μm。表层藻类细胞总量达到55.6~676×10cells/l,叶绿素a浓度达到175.51~665.52μg/L,微型浮游植物(3~20μm)7为叶绿素a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异养细菌浓度为2.58~20.54×10c

5、ells/l。低水位时期悬浮物平均粒径为17.8~26.9μm。浮游植物的含量较水华期间大大降低,表层6藻类细胞总量为11.16~16.9×10cells/l,叶绿素a浓度为4.76~11.21μg/L,微微型浮游植物为叶绿素a总量的主要贡献者(0.45~3μm)。异养细菌浓度为30~7159.3×10cell/ml。高水位时期悬浮物粒径为27.6~37.2μm。浮游植物与异养细菌的6含量较低。表层光和色素总量为6.62~9.64×10cells/l,叶绿素a浓度为2.99~5.1μg/L,微型浮游植物成为对叶绿素a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异养细菌浓度为26~757.1×10cells/l。3)澎溪

6、河回水区悬浮物的组分解析澎溪河回水区PC占TC约为2~33%,PN占TN约为6~52%,PP占TP约为22~62%。水华期间悬浮物中C、N浓度较高,高水位时期其次,低水位时期最低,P浓度水华期间最高,而高水位时期最低。水华期间与高水位时期悬浮物来源以自源性为主,低水位时期呈现极高的异源性。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水库运行对澎溪河回水区悬浮物及沉降特性的影响水库生态重建使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组成已从传统天然河道的无机泥沙为主,转变为有机颗粒物与无机颗粒物共存的特点。水华期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易于聚集成团,而死亡、分解的浮游植物易吸附于悬浮颗粒使其粒径增大。低水位时期回水区在水动力条件上接近于天然河流

7、。受汛期影响,洪峰输入大量泥沙等无机、矿物碎屑,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表现为粒径较小、质量较重的高浓度悬浮物输入。高水位时期回水区水动力特征接近于深水型湖泊。水位上升的稀释作用使悬浮物浓度降低,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使悬浮物易于沉降。另一方面,水库水动力条件对C、N、P沉降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水柱分层使得在水体中层C、N、P沉降通量最小,表层与底层沉降通量较大。在高水位时期,C、N、P的沉降通量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