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

ID:3489714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3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11361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考查课。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很短,这就使得微波器件和电路具有它固有的特性。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微波技术中各种微波导波结构、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应的分析手段。使学生在掌握传输线理论,微波网络理论,微波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应的分析手段的同时,对天线理论也有一定的了解。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24学时1.1传输线理论(10学时)1

2、.1.1传输线理论引言1.1.2无耗传输线方程及其解1.1.3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性1.1.4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的分析1.1.5有耗传输线1.1.6阻抗圆图及其应用1.1.7传输线阻抗匹配必须掌握:微波的范围和特点;长线的概念;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及传输线分布参数电路;列出传输线方程;传输线方程的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播参数;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传输线反射系数;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归一化阻抗的概念;圆图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如何使用圆图。掌握:传输线的概念;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分析中的行波状态条件,行波状态下的电压、电流的沿线分布

3、,行波状态下的沿线阻抗分布;均匀无耗传输线的驻波状态条件,驻波状态下的沿线电压、电流分布及沿线阻抗分布。重点:掌握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点和工作状态;掌握使用阻抗圆图。难点: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驻波比。1.2规则波导和空腔谐振器(4学时)必须掌握:谐振腔中的电磁能量关系;品质因素的概念;矩形谐振腔的谐振波长重点:品质因素的概念;矩形谐振腔的谐振波长1.3微波网络基础(4学时)1.3.1微波网络基础引言1.3.2波导传输线与双线传输线的等效1.3.3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的原理1.3.4二端口微波网络必须掌握:场、路两种方法分析;波

4、导等效为双线的原则;波导的等效特性阻抗;归一化阻抗、归一化电压和归一化电流;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阻抗参量;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散射参量;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散射参量与阻抗参量之间的变换。掌握: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导纳参量;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转移参量;匹配元件和连接元件;分路元件。重点: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散射参量。1.4天线(6学时)必须掌握:基本辐射单元;发射天线的主要参数。掌握:接收天线;对称振子天线。重点:对称振子的结构及辐射场;天线的特性参量。2.实验8学时2.1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2学时)2.2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

5、量(2学时)2.3阻抗测量(2学时)2.4匹配技术(2学时)三、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微波技术与天线》编著:傅文斌参考文献:1.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微波技术基础与应用》编著:陈振国;2.电子工业出版社《电磁场与微波工程基础》编著:毛均杰;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编著:盛振华。四、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开卷笔试,卷面满分为10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70-90%。其余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根据测验、实验、出勤情况。考核覆盖率在85%以上。考核要求:1.掌握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传播参数;2.

6、掌握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点,工作状态及输入阻抗反射系数等传播参数的求解;3.掌握传输线的阻抗匹配的概念;无反射匹配的概念及应用;四分之一波长匹配器;4.掌握导行电磁波的分类;导行电磁波的传输特征;5.掌握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的场结构、主模;6.掌握两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阻抗参量和散射参量;7.掌握基本辐射单元;天线的特性参量。五、有关说明执笔人:李路审核人:周昕批准人:范立南六、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微波Microwave电磁场Electromagneticfield横电磁波Transverseelectro-magnetic

7、wave天线Antenna电压Voltage电流Electriccurrent频率Frequency电路Circuit断路Opencircuit短路Shortcircuit衰减器Attenuator振幅Amplitude散度Divergence旋度Rotationorcurl梯度Gradient群速Groupvelocity波导Waveguide阻抗Impedance导纳Admittance归一化Normalization谐振腔Resonantcavity驻波比Standingwaveratio辐射Radiation垂直Ver

8、ticalseparation传播特性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主模Dominantmode波长Wavelength纵向分量Longitudinalcomponent横向分量Transversecomponent相位滞后Laggingphase边界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