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

ID:34897249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3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_第1页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_第2页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_第3页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_第4页
资源描述:

《打造城周边的宜居小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打造城市周边的宜居小镇——应对城市蔓延的新途径摘要:2010年,铜山县划入徐州市改为铜山区,徐州市区面积激增三倍,为建设大徐州奠定了基础,但城市的过度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为实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68%的目标,在大力发展徐州市区的基础上,加强小城镇的建设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徐州市周边小城镇建设来实现与市区发展的互补。关键词:城镇化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宜居小镇2012年底,徐州城镇化率为56.7%,比2005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徐州市近几年的城镇化率有大幅的提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周围蔓延,而这种“摊大饼”式的蔓延使得城区面积越来越

2、大,市区人口越聚越多,由此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不足、资源供应紧张、房价上涨过快等等问题。2013年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排名中,徐州市排名75位。根据徐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到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5%,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的目标是68%。因此,构建合理的城市布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1.关于城镇化的理论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到九十年代逐渐成熟的关于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论,它们所

3、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城市蔓延问题,二者在基本原则上也大同小异,都反映了一种紧凑型的城市空间扩展和规划理念。新城市主义侧重于城市空间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的意义,属于物质层面;精明增长更像是规划思潮,偏重于发展政策与法规。二者都注重社区、街区、邻里这种中等尺度的设计和规划,强调公交导向发展模式,控制城市边界。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的是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

4、道路。因此,植根于美国城市发展现状和特定政治及规划背景下的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若直接用于指导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是不现实的,但是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讲,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一致主张的核心思想无疑对目前的城市开发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2.徐州市城镇化的发展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是:要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集群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小城市建设,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推进重点中心镇,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实现徐州市城镇化发展目标,主要在两个方面:一

5、是继续建设大徐州,二是提升中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力。2.1扩大城市规模让更多农民变成城市新居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区面积不断扩大,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2010年铜山区划调整以后,徐州城区的面积由原来的1160平方公里增加至3037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万。而且,徐州市的市区范围将持续扩大。城市规模扩大,也就意味着农村土地将要为城市建设让步,更多的农村人将进入城市工作,求生存,享受城市福利与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这样简单的扩大城市范围也容易带来更多的“城市病”。2.2加强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据徐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徐州市将构建“1

6、530”新型城镇等级体系,形成以1个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龙头、5个中等城市为骨干、30个重点中心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成为东陇海城市群的核心地带。3.依托徐州市区,打造宜居小镇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在提到要限制规模扩张时,其政策措施是要求城市规划者在设计城市时统筹考虑城市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其均匀分布于市区并不能随意蔓延;一旦在城市达到一定的生态界限规模后,必须由政府行为加以限制。可以说,新城市主义提出的这种人为地限制城市规模扩张的措施并不具有太大的实施价值,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通过其他手段将城市化发展过程产生的人口压力解决,规模扩大

7、仍会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新型小镇建设则看到这一点,其主张限制城市规模的扩大,但其手段是在距城市中心区不远的外围地区以原有的小镇为基础建设新型城镇来吸引中心区的过多人口,使他们前来定居、工作和投资。这种“跳跃式”的发展方式,克服了城市的蔓延病,从外围支撑城市的发展,形成新的小型中心,缓解城市压力。3.1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小镇。在新城镇建设中应该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体现对社会和个人的关心。1)紧凑发展。形成有活力的社区,足够的人口密度是基本前提,因而要有足够的容积率和紧凑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