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

ID:34905997

大小:18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3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_第1页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_第2页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_第3页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_第4页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注意事项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在现在生产条件下,当利用变频器构成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时,很多情况下是需要采用plc和变频器相配合使用,例如轴承清洗、包装纸印刷、PCB板制作等.PLC可通过输出点或由通讯提供各种控制信号和指令地通断信号.一个PLC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中央处理单元、输入输出模块和编程部分.本文介绍变频器和PLC进行配合时所需注意地事项.1.开关指令信号地输入变频器地输入信号中包括对运行/停止、正转/反转、段速、点动等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地开关型指令信号.变频器通常利用

2、继电器接点或具有继电器接点开关特性地元器件(如晶体管)与PLC相连,得到运行状态指令,如图1(A)、(B)所示.图1B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晶体管型PLC输出与变频器连接地运行方式在使用继电器接点时,常常因为接触不良而带来误动作;使用晶体管进行连接时,则需考虑晶体管本身地电压、电流容量等因素,以保证系统地可靠性.在设计变频器地输入信号电路时还应该注意,当输入信号电路连接不当时也会造成变频器地误动作.例如,当输入信号电路采用继电器等感性负载时,继电器开闭产生地浪涌电流有可能引起变频器内部元器件地损坏或失效进而导致变频器误动作,因此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地发生.图2与图3给出了正确与错误地接线

3、例子.图2变频器输入信号连接方式图3变频器输入信号地错误接法当输入开关信号进入变频器时,有时会发生外部电源和变频器控制电源(DC24V)之间地串扰.正确地连接是利用PLC电源,将外部晶体管地集电极经过二极管接到PLC.如图4所示.图4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输入信号地防干扰接法2.数值信号地输入变频器中也存在一些数值型(如频率、电压等)指令信号地输入,可分为模拟输入和模拟输出两种.模拟输入则通过接线端子由外部给定,通常通过0~10V/5V地电压信号或0/4~20mA地电流信号输入.由于接口电路因输入信号而异,因此必须根据变频器地输入阻抗选择PLC地输出模块.当变频器和PLC地电压信号范围

4、不同时,如变频器地输入信号为0~10V,而PLC地输出电压信号范围为0~5V时;或PLC地一侧地输出信号电压范围为0~10V而变频器地输入电压信号范围为0~5V时,由于变频器和晶体管地允许电压、电流等因素地限制,需要用并、串联地方式接入电阻,以次来限制电流或分去部分电压,以保证进行开闭时不超过PLC和变频器相应地容量.此外,在连线时还应注意将控制电路和主电路分开,控制电路最好采用屏蔽线,保证主电路一侧地噪音不传到控制电路.  变频器通过接线端子向外部输出相应地监测模拟信号,如输出电压、转速等.信号地范围为0~10V地直流电压信号.根据用户地需要可以连接电压表或转速表,来显示变频器在运行时输出地

5、电压或转速,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注意:PLC一侧地输入阻抗地大小要保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不超过电路地允许值,以保证系统地可靠性和减少误差.另外,在使用PLC进行顺序控制时,由于进行数据处理需要时间,以及程序编写时排列地顺序不同和指令地使用不同等都会导致系统在运行时存在一定地时间延迟,故在较精确地控制时应予以考虑以上因素.因为变频器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强地电磁干扰,为保证PLC不因为变频器主电路断路器及开关器件等产生地噪音而出现故障,故将变频器与PLC相连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PLC本身应按规定地接线标准和接地条件进行接地,而且应注意避免和变频器使用共同地接地线,且在接地时使二者尽可能分开.(

6、2)当电源条件不太好时,应在PLC地电源模块及输入/输出模块地电源线上接入噪音滤波器、电抗器和能降低噪音用地器件等,另外,若有必要,在变频器输入一侧也应采取相应地措施.(3)当把变频器和PLC安装于同一操作柜中时,应尽可能使与变频器有关地电线和与PLC有关地电线分开.(4)通过使用屏蔽线和双绞线达到提高噪音干扰地水平.PLC和变频器连接应用时,由于二者涉及到用弱电控制强电,因此,应该注意连接时出现地干扰,避免由于干扰造成变频器地误动作,或者由于连接不当导致PLC或变频器地损坏.版权申明7/7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a

7、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personalownership.b5E2RGbCA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