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

ID:3491360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4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_第1页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_第2页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报告泗阳王集中学何爱兵2009年元月我接到了泗阳县教育局教科室下达的县级课题立项通知,我主持的“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方法的研究”被确立为2009年县级微型立项课题,从2008年底着手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工作,近一年来,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本课题概述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调查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情况。(2)探讨概念图在新授课、章节复习、模块复习中的教学方法。(3)探讨高三复习中概念图的教学方法。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实验研究法:取多个平行班级

2、以是否采用概念图来教学为变量,统计教学效果。(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在利用概念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量。(3)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法分析概念图在新授以及复习课中的效果。(4)统计研究法。在调查和实验后,用统计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二、课题研究主要进程1、从课题立项至现在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工作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于09年3月规划并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②实验研究阶段(2009.3-2009.6)。确立实验的原则;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确立实验原则:a、数据来源可靠性。尽可能选择大数量的实

3、验对象,如我选择高一整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老师展开问卷抽查。b、实验变量单一性。选择实验时,尽可能选择平行班级,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C、数据筛选科学性。抓住自变量,瞄准因变量的变化趋势。③总结结题阶段(2009.7-2009.12)。对实验资料整理并归纳;撰写结题报告,成果鉴定。成果经验总结,发表论文《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价值》,报送“师陶杯”-3-评比、论文《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概念图的作用》,撰写《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教学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2、调查王集中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知识网络的

4、情况。①调查目的和基本情况  要探讨概念图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利用知识网络学习情况,才能引领学生真正利用好概念图。为此,我对高中部每个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300人。调查内容(略)②问卷的设计   问卷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共4个题。这类题主要围绕知识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学生对概念图学习的接受程度、使用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简答题”,包括四个题:a你喜欢老师常常采用概念图加强知识点联系教学吗?b、你能自己设计概念图来进行章节复习吗?c、你能够在预习时利用概念图理顺新授内容吗?d

5、、你能够将新授内容嵌入到概念图中吗?③访谈的设计对生物老师访谈的内容包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概念图的使用情况,老师对概念图的理解程度,利用概念图教学的独特方法等。3、实验研究的设计实验一①将自己所带的将高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级分成两组。②自变量为一组2班为常常使用概念图教学的班级,另一组2班为不经常使用概念图教学的班级,设计试卷内容着重考查对基础概念的辨析。因变量为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与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温故知新的能力。实验二①选择两个平行班,复习相同的内容,一个班实行概念图进行教学,一个班实行现行“知识点排队”进行教学

6、。②现场测试复习的具体内容,统计并分析结果。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通过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阐述课题研究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的作用和成效。1、制定了可操作性的课题研究方案,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施。2、强化教学中的教科研意识——问题即课题。3、强化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了多种针对性的概念图教学方法。4、强化教科研的普遍性观念,明确教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3-四、撰写研究报告   在以上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作为对这项课题的系统总结。五、有关鉴定材料清单 1.课题立项评审书。2.课题研究报

7、告。3.课题研究方案。4.发表论文《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价值》,书写获奖论文《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概念图的作用》。 5.实例课堂教学中概念图使用情况的图片、对师生的调查表、访谈表。六、经验体会,问题与不足1、课题研究方案必须严格执行,任务分配前松后紧,急功近利地完成任务。2、实验程序必须科学、简洁、可操作。3、调查为统计提供数据,而分析数据更重要。4、课堂问题形成的课题研究必须立足“草根化”实践研究,不能凭空捏造。(共计1716个字符)-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