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

ID:34914870

大小:2.8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14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_第1页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_第2页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_第3页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_第4页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512.302.4学校代码:10712UDC:633.16研究生学号:2013050102密级:公开灶农林奇长大学2015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类型农业推广硕士领域、方向作物研究生刘福龚指导教师宋卫宁教授合作指导教师吕树作副研究员完成时间2015年5月中国陕西杨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全日制项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果;论文中的研究数据及结果的获得完全符合学校《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

2、的暂行规定》,如果违反此规定,一切后果与法律责任均由本人承担。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结果,也不包含其他人和自己本人已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的致谢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到;fi画突时间6月,曰是在我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果,属于我现岗职务工作的结果,并严格按照学校《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暂行规定》而获得的研究结果。

3、如果违反学校《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木道德的暂行规定》,我愿接受按学校有关规定的处罚处理并承担相应导师连带责任。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妙属西北农林科社学。本人_西絲林賊大学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n或机构送交论文祕祕純子版,允许论文被錢和借阅;同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授权汇■人《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出版,并享受相关权益。本人保证,在毕业离开(或者工作调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发表或者使用本学位论文及其相关的工作成果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署

4、名单位,否则,愿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规定接受处理并承担法律责任。任何收存和保f本献各雜本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包括研究生本人)終本论文作者的导师同意,不得有对本论文进行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否则,按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保密的学位论文在保密期限内,不得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印、缩印或扫描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研究生签名:力J福之时间:災/多6月3曰导师签名:i^时间:^年,月、曰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育种利用摘要大麦(Hordeumv

5、ulgare),作为世界上第四大农作物,在饲料,食用,啤酒酿造,保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伴随着我国啤酒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大麦需求量也不断提升,但我国大麦产量远远不及需求,每年需进口大量的国外大麦,因而培育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对提高我国大麦产量和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加强对大麦种质的评价和鉴定,从中挖掘优异的材料,对大麦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引自国外的300份栽培大麦和中东地区的93份野生大麦为供试材料,在2013-2014年度对其株高、穗长、穗粒

6、数、单株穗数、芒长、穗下节间长、旗叶长、旗叶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然后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发掘其中具有单个或多个优良性状材料,阐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良种的选育和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依据;而通过比较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各农艺性状,阐明野生材料的独特的性状表现特征,为栽培大麦改良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所有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调查和分析,2个矮杆型栽培大麦材料、36个半矮秆型栽培大麦材料和26份矮杆型野生材料,103份长穗栽培大麦材料,52份多粒栽培材料,8份

7、多穗栽培材料和25份多穗野生材料,42份长芒的野生材料,7份大粒栽培材料和23份大粒野生材料,这些材料为新品种选育与改良提供重要的亲本来源;对不同棱数栽培大麦材料和野生与栽培大麦材料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矮杆材料主要分布于二棱栽培大麦中,在六棱栽培大麦中较少,而野生大麦材料与栽培大麦相比,其矮杆性更为显著,在所调查的93份材料中占比27.96%,而栽培大麦占比不足1%,因而挖掘野生大麦中的矮杆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单株穗数方面,野生材料多穗比例(26.88%)明显多于栽培材料(2.67%),在芒长方面,野生材料的芒长

8、大于15cm(45.16%)的比例明显高于栽培材料(2.67%),这表明野生材料在改良栽培大麦分蘖能力和芒长具有很大的潜力。2.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栽培大麦不同棱型之间、野生大麦不同群体之间以及栽培大麦与野生大麦之间的差异表明不同棱型栽培大麦之间在株高、穗长、穗粒数、穗下节间长、旗叶宽、单株穗数和千粒重7个数量性状上存在显著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