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

ID:34919579

大小:209.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4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_第1页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_第2页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_第3页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_第4页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篇之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地确立与扩展板块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特征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工厂建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导,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大企业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盛行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工人运动兴起;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潮流;欧美加强

2、了对亚非拉的殖民争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社会主义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从分散走向联合;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加剧,世界局势趋于紧张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同时,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的进步;近代艺术开始向现代艺术过渡,印象派艺术产生,文艺界开始思考人类的前途、工业化的得失等重大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7~38页)一、世界三大进步潮流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自由主义)(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工业资产阶级

3、转移,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2)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之后美国形成两党制。(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4)法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之后,法国政体频繁更迭,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民族

4、主义不断发展的趋势(民族主义):工业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二、工业化不断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第一次工业革命(1)英国首先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⑤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文档实用标准⑥英国的行会制度比较薄弱,竞争广泛,这也促进了技术革新。(2)兴起: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到1840年前后,英

5、国工业革命完成。(3)成就: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4)影响:生产力飞速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盛行。2.第二次工业革命(1)兴起: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3)影响: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垄断组织出现,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

6、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学技术——进化论(1)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2)意义: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2.文学艺术(1)浪漫主义艺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是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一种反思。(2)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象,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与浪漫主义风格针锋相对。(3)印象派:力图客观地描绘视(听)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声)的关系。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对

7、艺术的影响。3.电影: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对应学生用书第38~41页)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角度1工业革命与生产力的飞跃【典例1】(2014·全国Ⅱ卷,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A第一次工业革命实质上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飞跃,是生产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8、,材料反映的是手工生产衰败的情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