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

ID:34921518

大小:36.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4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_第1页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_第2页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_第3页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_第4页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淮海工学院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一、总体目标1.综合实力:整体实力在同层次专业中显著提升,力争建设成为在全国同层次同类专业具有领先优势、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第三方机构专业排名显著前移,或部分建设指标名列前茅。2.生源情况:第一志愿率达到80%以上(或第一志愿率与立项建设前相比显著提高),具有完善的吸引优秀生源的政策及举措,生源质量稳步提升。3.就业情况: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以上(或与立项建设前相比显著提高),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职业期待吻合度高,就业现状满意度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二、分项任务(一)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

2、人:拥有在全国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并着力培养或引进1-2名在全国或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教学带头人和教育管理专家。2.教学团队-5-:专业教师结构明显优化,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团队成员在全国性或国际教学组织、团体或专业刊物担任重要职务,成员影响力明显增加。本科专业中,高级职称教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其中80%以上正高职称教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不得少于32学时(或不低于2学分)。3.教师综合能力:教师国际交流或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比例、开设该专业双语课程或全外语授课教师比例均显著提升(提升比例应高于全校平均水平);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3、获全国或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比赛等奖项;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显著提高。(二)课程教材资源开发1.课程建设:建成国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新课程开发;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课程建设,并实现共享。2.教材建设与选用:建设一批品牌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类教材和双语教材;建设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推进教材国际化建设,积极引进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和广泛影响的国际教材。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级重点教材等优秀教材和新教材比例高。3.数字化资

4、源建设:建立基本覆盖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5-(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力争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平台;尚无国家级平台的专业,力争新增相应的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2.校企(地)协同育人平台: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建设实践教育中心,共同打造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培养与需求对接、科研与教学互动。3.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可满足“互联网+

5、”时代教育要求的数字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使用效果显著。(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1.学生能力达成:建立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及学生能力达成评价的相关机制和相应支撑平台,学生评价良好,毕业生能力有效达成体现度高。2.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创新发明成果显著;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国内重要竞赛中获得高等级奖项,学生参与度大;创新创业成效明显。3.综合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高,毕业要求达成度好。-5-4.职业资格:符合条件的专业,取得国家、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达到较高比例。(五)国内外教学交流合

6、作1.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3%以上。2.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引进消化吸收海外先进课程资源,建立与国际对接的课程体系。自然科学相关专业应积极使用国际通用教材。3.国际影响力:招生留学生的专业,留学生比例与立项建设前相比显著提高。4.国内合作交流:扩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与共建;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互派学生,实现学生跨区域的培养合作;多次主办全国性教学交流研讨会。(六)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1.教育教学研究立项:围绕教育教学前沿领域重

7、大热点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力争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2.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建立与社会资源(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等)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机制。-5-3.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探索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4.通过专业认证、评估和诊断:对于已有认证标准或评估体系的本科专业,力争高标准通过认证,或取得较好的评估结果。5.教学改革成果与推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重大理论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