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4930590

大小:275.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14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

2、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这表明()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2.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

3、.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依法治国趋势出现3.秦始皇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混战局面,颁布巩固统一的措施,利于国家巩固、人民生活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焚书坑儒”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也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破坏和阻碍作用。上述材料对历史人物评价体现的史学方法是()A.用全面的观点进行评价B.将人物活动分成若干阶段进行评价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D.坚持历史评价优先,辅以道德评价4.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

4、是()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5.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哲留下了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与表中引文对应正确的是()甲“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颢、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6.下表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

5、西科技成就对比。这反映出()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1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中国古代科技已全面落后于西方B.西方已经进入了民主社会时期C.当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D.西方科技逐渐具有近代化特征7.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这一朝代是秦朝B.纸得到了推广C.出现的新文体是赋D.设乐府说明市民文化兴盛8.《中华文明史略表》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9.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热衷于“大誓群臣”,为此一再拟疏上奏,却没有想到要从京都至各省分批召集官绅,讲习新法,以理服人,减少阻力。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维新思想的影响极其

7、深远B.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发生变化C.康有为反对改革集权体制D.社会变革需要重视思想启蒙10.“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B.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C.自上而下解放思想的弊病D.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11.“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

8、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国共第二次合作12.邓小平曾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