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ID:34934015

大小:1.72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3-14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_第1页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_第2页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_第3页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_第4页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期菌渣还田对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158密级公开UPC631全日制硕±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长期菌渣还田对止壤磯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作者姓名;冯振凯去指导教师;王旭东副教授叶正钱教授专业学位名称:农业推广硕壬领域名称;农业资源利用研究方向;止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所在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12月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12月13日ZhejiangA&FUniversity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asterEffectoflong-termfungiresidueapplicat

2、iononphosphorusformsanditsavailabilityinpaddysoilCandiadate:FengZhen-kaiAdviser:WangXu-dong(AssociateProfessor)YeZheng-qian(Professor)Specialty:AgriculturalResourcesUtilizationDateofSubmission:December2015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ZhejiangProvince,P.R.ChinaDecember2015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

3、指导下,通过我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致谢中已经作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在浙江农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获得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被查有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学位论文作者亲笔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本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

4、。□不保密,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亲笔签名:日期:指导教师亲笔签名:日期:摘要摘要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肥在农业生产中被大规模使用,虽保证了种植物的高产稳产,但由此也带来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随意丢弃废弃物菌渣等亦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研究,食用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及矿质元素,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良好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磷素营养供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揭示菌渣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磷元素的丰缺影响,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王店镇五浪园基地大田为研究对象,以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研究内容,采

5、用大田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揭示土壤磷素动态变化特征,探讨菌渣还田对稻田土壤磷素状况影响的变化机理。大田试验从2010年5月开始,到2014年5月结束,布置9个不同化肥与菌渣配施比例处理(处理1:C0F0;处理2:C0F50;处理3:C0F100;处理4:C50F0;处理5:C50F50;处理6:C50F100;处理7:C100F0;处理8:C100F50;处理9:C100F100,其中C表化肥,F表菌渣)。通过分析2010年5月和2014年5月土壤样品的差异,研究菌渣还田对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的丰缺变化、有机磷和全磷对土壤的给养状况以及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6、1)釆用改进的Hedley磷分级法,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测定了4种不同的无机磷形态。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施的处理对土壤4种不同形态磷素含量的增幅效果不同,其中菌渣和化肥配施明显提高了活性无机磷NaHCO3-P的含量,与单施化肥和单施菌渣的处理相比,增长显著。菌渣和化肥配施对稳定性高的HCl-P和残渣态磷影响不大,说明菌渣和化肥配施对难溶态磷的作用不明显。长期不施肥的处理土壤中的无机磷因持续的作物吸收而含量逐渐下降,且难溶态磷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起到了补充磷源的作用。(2)以Hedley磷分级体系为基础,本试验土壤表层磷素以无机磷为主体,占全磷总量的77.8%~84.2%,有机磷只有1

7、5.8%~22.2%。按活性高低分,以高稳定性磷(残渣态磷)为主,占到53.4%;其次为中等活性磷(NaOH-P,HCl-P),所占比例为为39.5%;活性无机磷含量最低(NaHCO3-P),仅占全磷量的10.1%。长期菌渣和化肥配施下各处理表现为无机磷含量与有机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与背景值I摘要相比,不施肥的土壤中Hedley磷分级中各组分含量变化基本一致,活性较高的NaHCO3-P和NaOH-P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稳定程度较高的HCl-P和残渣态磷含量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