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

ID:349365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6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_第1页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_第2页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_第3页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_第4页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爱玲与白先勇作品的悲剧意识比较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为贵族后裔,张爱玲和白先勇具有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两人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并在时代变迁中体会到辉煌远去后的失落,加上《红楼梦》“万厦倾”的虚无破灭感的影响,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始终摆脱不了苍凉的梦魇,透露出无可奈何的基调。但由于两人对历史,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在共同的悲剧意蕴和苍凉底色背后却有着不同的悲剧意识。一、世俗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悲剧张爱玲和白先勇作为生命的洞察者,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关注的视角投向日常生活的世俗层面,力图在平凡琐碎的人生中发掘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并着重表现普遍的人性,从而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人类生存的永恒困境。在他们的小说中,显赫的过去不复存

2、在,所有人都徘徊在历史和命运的边缘,沦为时间的弃儿,为生活挣扎,为金钱钻营,却始终无法把握自我的命运,最终走向悲剧的所在。爱情婚姻是两位作家共同书写的主题,只不过他们没有给这美好的情感以盛放的机会,就算有一些短暂的爱恋,却早已掺杂了破败的成分,并被外在的需求所异化。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在战争的契机下,成就了一种相互依靠。“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他们“没有超脱的理想,没有过人的理性,没有超人的毅力,没有超凡的美德,他们只不过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好与坏都被性格的平庸限制着,干不出惊人的事,只配领略

3、平淡无奇的生活”1[P131]。而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金大班,无法嫁给官宦子弟月如,同时迫于生计的需求,不得不抛弃对她一往情深的船员秦雄,在青春逝去的最后关头抓住了年老的“金龟婿”陈老板,去享受无法割舍的荣华富贵。可以说,张爱玲和白先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爱情婚姻的世俗本质,剥去了原本的浪漫色彩。同时,两位作家也都善于选取普通人的亲情故事,将一桩桩罪恶原汁原味地呈献给读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悲剧达到了对人性内涵的深入探索。《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自己的情欲得不到释放时,以亲情作幌,肆意践踏儿女的幸福,用鸦片将长白囚禁在家中并操控他的婚姻;她凶残地拆散女儿的姻缘,使长安“一级一级,走

4、向没有光的所在”9。最后,她也只能在枕头上缅怀逝去的过往。在白先勇的《金大奶奶》中,金大奶奶被金大爷所欺骗,不仅被侵吞掉所有田产,而且备受凌辱虐待,最终在孤独痛苦中服毒自尽。这一幕幕的悲剧,都在亲情的虚假面具下无所顾忌地上演,每一个观看的人,都在愕然中不胜唏嘘,嗟叹这血淋淋的场面。在谈到选取这些人物的原因时,张爱玲认为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平凡的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2[P15]。白先勇自己曾经也说过:“文学写的是人性,一般的人性,大人物,大将军,大首脑在历史上很重要;但在文学上,一个无名小卒,一个小兵,他的生死可能是一篇了不得的诗,也可能是一篇

5、了不得的小说。”3[P85]可见,在张爱玲和白先勇看来,普通人的悲剧才能更好的展示人类生存的困境和无法摆脱的凄惨命运。在他们的作品中,每个人都找不到自我的支撑点,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只能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注定要走向悲剧的归宿。张爱玲与白先勇以普通人的生存轨迹作为自己叙述的对象,通过他们的脆弱、挣扎、无奈以及毁灭,在缓缓的叙事语调中展示不同人物形貌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从而产生了丰富独特的悲剧审美意蕴。这种悲剧审美意蕴又因为二人都善于在创作中运用细节描写和捕捉经营意象,而使得他们的小说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风范。首先,张爱玲与白先勇的贵族出身,使他们从小就接受到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因

6、此具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底子。两人在创作过程中,也曾坦言受到过《红楼梦》的影响。细读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文章中所借鉴的传统写作技巧,尤其注重语言、环境特别是细节的描写,经常运用细腻的笔触对凡人的平淡生活进行真实地描绘和刻画,以此来突出他们的生存现状。张爱玲曾说过:“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美和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4[P65]因而在她的小说中,细节描写俯拾即是。在小说《留情》中,张爱玲以物质生活细节来暗示主人公敦凤的命运。“他们家十一月里

7、就生了火。小小的一个火盆,雪白的灰里窝着红碳。碳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第二个生命是暗红色”5[P65]。敦凤的第一次婚姻就好像是死了的青绿色树木,本来枯槁的余生,因为再婚而获得丰厚的物质保障;虽然枯柴再度燃烧,但是终究有烧尽的时候。女人的命运如此被物化,是因为缺少自立的能力,9不能把持自我的命运,所以终究躲不掉悲惨的结局。白先勇在《梁父吟》中写道:“靠窗左边是一张乌木大书桌,桌上的文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