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ID:34938788

大小:11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4

国家科技进步奖_第1页
国家科技进步奖_第2页
国家科技进步奖_第3页
国家科技进步奖_第4页
国家科技进步奖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科技进步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牡丹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围绕培育牡丹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系统整理了牡丹品种资源,完善牡丹花型与品种群分类理论,收集全部8个牡丹野生种以及国内外主要品种群的品种1185个,建成世界上保存牡丹资源最多的基因库;攻克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败育的技术关键,培育出牡丹亚组间、牡丹与芍药组间远缘杂交新品种29个、切花品种10个、花油兼用品种6个;揭示了花色、花型与花香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形成机制,挖掘出调控牡丹花发育、花期、花型、花色、切花衰老等性状的基因17个;开发了SS

2、R、SRAP等分子标记,结合形态性状,成功应用于牡丹品种分类、起源、鉴定、筛选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牡丹资源保护与利用、杂交亲本选择、杂种鉴定与筛选;建立了牡丹离体芽增殖、体细胞胚培养、胚培养、分生结节培养等技术,为牡丹高效微繁与育种提供了新途径;研发牡丹促成栽培与抑制栽培技术,形成完整的花期调控技术体系,实现牡丹四季开花;建立并应用以单芽嫁接为核心、多圃配套的种苗商品化生产技术,使中原牡丹种苗优质率显著提高,首次实现紫斑牡丹品种商品化生产。项目共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植物新品种权38项,审定良种13项,发表SCI论文43篇,出版专著6部,制定国家标准

3、1项,国际标准1项,标准化技术示范近3000亩,近三年新增效益3.7亿元以上。该项目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同意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目简介本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促进我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先后依托国家“863”计划与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林业局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的实施,主要在新品种培育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1.以种质资源发掘为基础,新花色、长花期与长花枝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以品种群与花型分类为主的牡丹品种分类应用理论、以及农艺性状指标体系和

4、UPOV新品种测试指南为基础的品种描述、鉴定与测试技术体系,收集全部8个牡丹野生种与国内外1185个品种,建立世界上保存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为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深入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以及品种分类、起源与亲缘关系,揭示花色代谢途径、花青苷组成、切花衰老机理,克隆17个控制花发育、花色、花型、花期、切花衰老等性状的基因,为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弄清利用远缘杂交开展牡丹新花色、长花期育种的科学依据;完成全部野生种与204个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创制并筛选大批优异种质与关键亲本资源;攻克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关键,培育出‘京华朝霞’等2

5、9个新花色(纯黄色、橘黄色、黄紫交融或具紫红条纹)、长花期(单株花期达20天以上)的组间、亚组间杂交新品种,实现花色与花期育种的双突破;运用综合系统选育技术,通过对优质抗逆紫斑牡丹规模选育,培育出花枝超过60cm以上,具有丰花、色纯、花齐、头直等特征的‘高原圣火’等16个新品种,填补牡丹生产功能育种空白。2.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创新,实现种苗与盆花生产技术升级突破牡丹微繁技术瓶颈,提高增殖率5-8倍,生根率与移栽成活率分别达80%与90%以上,单芽年繁殖种苗2万以上;建立体胚培养、胚培养及分生结节培养技术,为牡丹高效微繁与育种提供了新途径;创建多圃配

6、套种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繁殖效率2-3倍,种苗优质率达90%以上,首次实现100多个紫斑牡丹新品种的商品化生产,优化我国牡丹品种结构,实现种苗大规模出口;以花芽分化与发育、水分与营养生理研究为基础,建立促成栽培与抑制栽培相结合的花期调控技术体系,使盆花优质成品率从50-60%提高到90%以上,实现牡丹盆花优质高效生产。本项目共获植物新品种权38个、审定良种13个,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制定牡丹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国际和国家标准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3篇、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其技术示范辐射效果显

7、著,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使我国牡丹产业的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四、客观评价2014年11月28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牡丹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成果鉴定会议。鉴定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的研究技术报告,查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充分质疑、答辩后,形成鉴定意见如下:该成果围绕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与产业化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在牡丹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该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大该成果推广应用力度。2016年4月15日,科技部863现代农业领域办组织专

8、家在北京对863计划课题"梅花与牡丹分子育种与品种创新"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