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ID:34939331

大小:1.78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3-14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_第1页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_第2页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_第3页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_第4页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89分类号:S888.3+1密级:公开学号:129310006江苏科技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研究生姓名宋静静导师姓名张林申请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专业领域养殖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4月20日研究方向桑树遗传育种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武国华评阅人2015年6月1日分类号:S888.3+1密级:公开学号:129310006农学硕士学位论文桑树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I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学生姓名宋静静指导教师张林副研究员江苏科技大学二O一五年六月AThes

2、isSubmitted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gricultureAssociationanalysisforAgronomictraitswithISSRmarkersinmulberrycoregermplasmSubmittedbySongjingjingSupervisedbyZhangLin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June,2015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3、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4、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摘要摘要桑树是多年生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家蚕的唯一饲料。蚕丝业是我国出口创汇及改善人民生活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蚕茧、生丝的生产及贸易量约占到全世界的70%。桑树品种、桑叶产量及叶质是养蚕的决定性因素。改良桑树品种取决于对桑树遗传资源的掌握和对其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理解。因此,对桑树核心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对开发利用桑树重要的农艺性状基因和桑树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桑树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调查分析了其农艺性状间的

5、相关性、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并进一步对标记与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影响农艺性状的标记位点,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90份桑树核心种质21个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数据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分析,并分为两个等级,P<0.01和P<0.05。结果显示这21个性状的变异幅度差异较大,其中生长芽率、春米条叶、秋米条叶、春公斤数、秋公斤数、梢梗叶、椹梗叶和株产叶量变异系数都在30%以上,春米条叶、梢梗叶和椹梗叶的变异系数达到了50%以上,变异最大的为椹梗叶,变异系数为178.81%,变异最小的为秋万头茧量

6、,变异系数为8.13%。表明供试桑树品种间各性状差异较大,具有比较丰富的多样性,可以为桑树育种提供丰富的亲本材料。2.采用10个ISSR引物对90份桑树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共扩增出90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9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7.2条。不同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6~9条。ISSR标记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24~0.333,平均为0.281。平均每个位点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866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468,Nei's遗传多样

7、性指数为0.312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638,这表明供试材料之间的ISSR变异大,多态性高。利用UPGMA法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将90份桑树核心种质分成了2个亚群,群体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3.利用TASSEL2.1软件中混合线性模型(MLM)结合亲缘关系矩阵(K),群体结构数据(Q值)、多态性标记数据和供试材料的表型数据进行标记和性状的关联分析。经过MLM模型检测的90个ISSR位点中,在P<0.01的情况下,共有14个位点与10个农艺性状相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4.15%~11.39%。其

8、中与节间长、条梗叶相关联的位点各有2个,与生长芽率、春米条叶、秋公斤数、叶I摘要梗叶、春担桑茧量、秋万头茧量相关联的位点各有1个;与梢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