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ID:34949388

大小:3.3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3-14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_第3页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_第4页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0758S学校代码:5651.分类号;学号:12310200巧密级:公开或疑朱f乂麥硕击学位论文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南影响研究EffectofDriIrriationon化ePho化巧nthetk£113阿(:扣148如5,pgHofSummerSoybeaninNo州INutnentDistbudonandYieldXinianjg’巧究生姓名张永强导师姓名及职称徐文修教授合作导师悠名及职称学位口类级别农学硕击

2、专业名称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巧究方向绿洲高效农作制度_所在学院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二〇—五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巧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持别加抖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硏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一同工作的同志对。与我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巧生签名:时间若化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3、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目P:、使送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口或机构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进行检索,可从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关密数据库(保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终研巧生签名;时间:如皆年月曰本^y导师签名:时间:年会月日/本文是国家自然基金“新疆农业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对绿洲种植制度潜力影响及响应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4、:31260312)课题主持人:徐文修教授(新疆农业大学)“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作制模式构建与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03001)课题主持人:徐文修教授(新疆农业大学)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以北疆麦后复播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3-23-23-23-23000m·hm(W1)、3600m·hm(W2)、4200m·hm(W3)、4800m·hm(W4)四个滴灌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转运、养分

5、吸收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北疆复播大豆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复播大豆的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整个生育期内均表现为:W3>W4>W2>W1。从开花期至鼓粒期,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以及气孔导度(Ls)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但叶片胞间CO2浓度(Ci)却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2.不同滴灌量对复播大豆生长及荚、粒分布的影响:随滴灌量的增加,复播大豆的

6、株高增高,平均节间长度、结荚节位及底荚高度增大,株高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98);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在下层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上层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但对中层荚、粒所占的比例影响不大。3.不同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复播大豆干物质、植株中N、P2O5及K2O的积累均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拟合度较高,均呈“S”型变化曲线。复播大豆单株干物质重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W3处理最高;各处理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在出苗后49.5~53.0d,快速积累期为30.3~31.9-1-1d,最

7、大积累速率平均为0.48g·plant·d。不同滴灌量处理大豆植株中N、P2O5和K2O含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以W3处理积累量最大。N、P2O5和K2O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苗后47.1~49.9d、44.8~45.1d和44.6~46.1d,快速积累期分别为31.7~36.4d、22.2~22.4d和28.7~31.46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分别-1-1为26.35、8.15和9.30mg·plant·d。4.不同滴灌量对复播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复播大豆产量与滴灌-2量之间的关系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

8、以W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741.23kg·hm,分别比W1、W2和W4三个处理,高出30.42%、13.98%和8.44%,达显著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