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

ID:34954423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5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_第1页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_第2页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_第3页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_第4页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多酚制备、分离工艺的实验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茶多酚提取、分离工艺的实验研究刘戎(白城师范学院化学系吉林白城137000)茶多酚(Tea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由于其酚性羟基易氧化而提供质子H+,而具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实验的研究目的就是对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关键词 茶多酚;提取;分离AbstractTheteapolyphenol(TeaPolyphenols)isintheteathepolyphenolsmaterialgeneralname,includingflavanolclass,

2、varietyglucosideclass,flavanoneclass,flavanonealcoholtypeandphenolicacidclassandsoon.BecauseitsphenolhydroxyleasytooxidizeprovidesprotonH+,buthastheoxidationresistanceandeliminatesthefreeradicalfunction.theteapolyphenol'sextraction,theseparationcraft'sresearchexperimentisthenatu

3、reexperiment.Keywordteapolyphenol;Extraction;Separation6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发现茶叶提取物中含有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各国科学家相继深入研究,证明它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即茶多酚(TP)。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以黄烷醇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主要有L(一)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L(一)一表没食子儿茶素(EGC)、L(一)一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L(一)一表儿茶素

4、(EC)。茶多酚能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茶多酚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有关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方法的研究,可按不同的分离方法分成3类分别是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和柱分离制备法。溶剂提取法是用极性溶剂从茶叶中浸取,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并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茶多酚主要采用此法生产,优点为产品得率为5%~10%,产品的纯度约为80%~98%,咖啡因4%~7%。所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甲醇、己烷以及三氯甲烷等。该方法的缺点是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生产成本高,有些有毒物质的有机溶

5、剂使产品和操作不尽安全,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离子沉淀法是利用金属能够沉淀茶多酚,而使其与咖啡碱分离,如铜盐、铅盐或三氯化铝。该方法的缺点是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其产品为食品和医药工业所不能接受。....页脚...页眉通过查阅资料证明柱分离制备法有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近来更注重提高纯度的研究,为此以层析柱分离的研究较多,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1%,如用凝胶柱分离可高度脱咖啡碱,其残留量仅为0.1%。但柱填充料如吸附型树脂、亲脂凝胶等非常昂贵,且淋洗时要用多种、

6、大量有机溶剂,显然对工业化生产茶多酚是不合适的。因此,寻找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工艺的好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而本实验是实验室中通过提取、分离茶多酚来找到一种相对很好的研究工艺。本实验通过回流的方法使茶多酚粗产品提取出来,再通过几种方法找到精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来进行研究。实验设计路线1、茶多酚的提取 9倍量60%乙醇     滤液1 绿茶粉末—————→过滤<    5倍量60%乙醇      滤液2           75℃3h       滤渣——————→过滤<                                 75℃2h    

7、      滤渣(弃)回收乙醇    离心 合并滤液————→溶液—→上清液(分5份) 2、茶多酚精制                                                     方法A:活性炭(0.5h) 水洗至无色    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上清液—————→—————→—————→—————→———→成品方法B:活性炭(0.5h)水洗至无色NaOH液洗脱中和活性炭水洗乙醇洗脱回收乙醇蒸干上清液————→——→—————→——→———→—→———→———→成品方法C:....页脚...页眉活性炭(0.

8、5h) 水洗至无色  碱性乙醇洗脱  回收乙醇      蒸干上清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