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

ID:34965488

大小:5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15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_第1页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_第2页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_第3页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_第4页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国信-浅析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页眉青岛国信:浅析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 我国国有投资公司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当一批投资公司已发展成为较强的经济实体,在电力、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不是一片光明。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国有投资公司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国有投资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都使国有投资公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2、,原有国有投资公司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如何调整以适应、利用这种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的目的是,针对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系统地提出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框架,以促进我国国有投资公司的持续性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一、国有投资公司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自产生以来,国有投资公司机构数量和资金规模有了比较大的扩展,投资公司的类型和组织形式也从开始时单一的国有投资公司向多元化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一)定位不明确从职

3、能定位上看,国有投资公司一般应定位于企业层面,其本质规定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通过投资和持股两种方式为国有工商企业提供权益资本。依据是否具有直接盈利性,国有投资公司可划分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和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两种类型。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据其职责任务类型的不同,有的执行的是行政性职能,有的执行的是事业性职能,只有一部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性质,但真正按企业化运作的国有投资公司却比较少;在经营业务范围上,有些国有投资公司商业性投资与政策性投资不分;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结构中,有些国有投资公司既充当行业主管部门又行使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主体的职能。职能定位的不明

4、确,造成许多国有投资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越位、错位或缺位,从而限制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二)资产质量不高....页脚.....页眉国有投资公司长期受政府部门直接领导,要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还需要假以时日。虽然近两年新成立的国有投资公司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各专业委员会下属投资公司大部分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原有的国有投资企业当初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常常出现受上级主管部门左右,为一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困难国有企业提供资金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投资往往无法收回,导致公司资产运营的整体质量不高,呆滞和损失的资产占相当比重;现有产业和行业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运作效

5、率较低。(三)缺乏经常性融资渠道国有投资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经营性资金和各种收费性基金,缺乏常规性的融资渠道和机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性收费制度的改革,政府收费性基金越来越少,主要依靠政府基金的经济类和专业类国有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如果不能加以有效解决,一些国有投资公司必将陷入无资可投的困境。(四)资本流动性差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产业融合的日益深化,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不确定,行业之间的渗透、交叉和变换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有投资公司的政府背景,国有投资公司的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流动十分困难,这就使得以原来

6、的行业主管局为基础组建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的经营界限成为阻碍资本自由流动的“围墙”,极大地阻碍了优良资产向优势国有投资公司集中,使国有投资公司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保护了“劣”,限制了“优”。(五)国有资本退出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项目效益低下,导致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回报率低和本金回收困难。另一方面,企业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债权存在软约束,股权转让渠道不通畅。资本的退出机制是投资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可行的资本退出方案,投资者不会将资金投入,投资活动将因难以筹集到社会资本而无法进行,投入—退出—再投入的投资资本有效循环也就无从建立。(六

7、)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页脚.....页眉大部分国有投资公司内部均未实质建立起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现代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结构形式。经营者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甚至由政府人员兼任。在母子公司关系上,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并无处理得当,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约束机制,不少投资公司出于扩张需要,过度放权,子公司盲目追求多样化,造成母公司实际上没有自己实质控制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在绩效考核及分配机制上,手段较落后,仍以利润、费用等静态指标作为考核和分配的主要依据,不能从整体上评价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发挥激励的作用。在约束机制上,对子公司的

8、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还没有建立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