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

ID:34970501

大小:4.52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3-15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_第1页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_第2页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_第3页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_第4页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达氏鳇胚胎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及幼鱼骨骼系统的研究郭长江1212005指导教师姓名赵文专业名称水生生物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25日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6月THISFORMASTERDEGREEOFFSCIENCEStudiesontheembryonicdevelopmentanddigestivesystem,skeletalsystemintheleveloflarvalandjuvenileofkaluga,HusodauricusSupervisor:Prof.WenZhaoMastercandid

2、ate:ChangjiangGuoINSTITUTEOFAQUACULTUREANDLIFE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LIAONINGP.R.CHINAJune2015摘要摘要达氏鳇(HusodauricusGeorgi)属于大型凶猛淡水鱼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中下游。达氏鳇性成熟在14龄以上,仔鱼孵化率较低,幼鱼成活率也较低,生长周期较长,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捕捞能力的增加,导致捕捞速度远远大于自然群体补充速度,目前分布在自然河道的大型达氏鳇越来越罕见,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氏鳇就被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红

3、色目录列为濒危等级。如今,通过人工驯化繁殖出的达氏鳇孵化率显著提高,生长速度较快,性成熟时间较野生种提前,从某种程度上维持了达氏鳇种群的延续。近些年来我国在抚远鲟鳇鱼繁殖江段设立了禁渔区,随着逐年水温的升高,我们延长了禁渔期,以保证鲟鳇鱼顺利进入产卵场得到保护。同时开展人工繁殖与放流工作,降低捕捞强度。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开展,达氏鳇物种资源正在得到恢复。目前国内外对达氏鳇的繁殖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较为系统,而有关达氏鳇的基础生物学知识较为匮乏,为此,作者于2013-2015年间,从达氏鳇的人工繁殖开始,对其胚胎发育、仔幼鱼消

4、化系统和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了基础性研究,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参与达氏鳇人工繁殖全过程。2013年5-7月,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鲟鱼养殖生态基地,对4尾16龄达氏鳇雌鱼在水温18-20℃的蓄养池中暂养。进行成熟度鉴定的标准是:a.雌鱼生殖孔红润外翻;b.雄鱼生殖孔紧闭不外翻,轻压腹部即流出精液;c.Ⅳ期末的卵可观察到1~3个暗色的色素环和位于极端的光亮极性斑点;d.镜检精子呈直线运动,活力较强。当达氏鳇雌鱼性腺处于Ⅳ期末时,采用胸鳍背部肌肉注射法注射催产药物LRH-A,进行二次注射12h后,进行取卵工作。用挤压结合手术法取卵,半干法受精,滑石粉水

5、脱粘,尤先科孵化器孵化。历经约136h孵化出水花。5-7月共进行了三次人工受精,分别得到孵化率为87.2%,85.7%,92.2%,共孵化仔鱼约10万条。2.观察记录了达氏鳇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主要参考前苏联学者Α.С.Гинзбург和Т.А.Детлаф(1954)对鲟鱼胚胎发育的分期方法,在水温(16±0.2)℃条件下,将达氏鳇胚胎发育分为8个阶段,共36个时期。观察到达氏鳇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a.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b.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c.在心跳期心脏呈C型;d.仔鱼出膜前,胚胎尾部末端已到达间脑。

6、孵化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3.用石蜡包埋法,对0-30d的仔鱼和1龄的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切片制作。通过观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a.1~8d为内源性营养阶段;b.9~12d仔鱼处于混合营养期;c.13d时卵黄囊全部被吸收,仔鱼正式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出膜2d~3d,达氏鳇仔鱼的口咽腔就开始分化。(2)2d出现胃与十二指肠的分化,3d左右十二指肠与瓣肠贯通,8~9d摄食栓开始排出。(3)10d的达氏鳇仔鱼幽门胃部出现纤毛柱状细胞,16d仔鱼胃呈“U”型,贲门胃比幽门胃发达,且直径大于幽门部胃与板鳃类软骨鱼相似,是进化地位靠前的表现

7、。达氏鳇仔鱼在15d以后消化功能基本健全。同时观察1龄幼鱼消化系统各组织切片,并进行描述。I摘要4.对1龄达氏鳇幼鱼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的方法制作骨骼标本。并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骨骼解剖,并对骨骼标本进行拍照、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骨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龄达氏鳇幼鱼共有127-129块骨板;脑颅为整块的软骨骨箱,外被坚硬的硬骨质膜片。(2)腹骨板第4片骨板有两个细而长的刺凸,以后各个骨板渐次平滑。(3)咽颅部骨化程度很小,大部分为软骨质骨。(4)舌颌骨十分发达,背面与脑颅的后颞窝相关节,加强了颌弓与脑颅相结合的强度和韧性。颚方骨完全游离,

8、不与脑颅相接。(5)腰带退化。(6)具歪尾型尾鳍,尾鳍上叶背前缘有一系列棘状的硬鳞。(7)峡部左右鳃膜相互连接,颚方骨完全游离,下颌收缩肌和鳃盖开肌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