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ID:34983411

大小:1.9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15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_第1页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_第2页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_第3页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_第4页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学号:406521112623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AstudyonanalysisofriskfactorscausingunplannedremovalofaPICCcatheterofICUpatientsandstrategiesofbundlesnursingintervention李璐柳培养单位(院、系):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职称:王建宁主任护师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医学学科专业名称:

2、护理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15年5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3、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签

4、字日期:年月日I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导致ICU危重患者PICC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监测中的作用;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的应用效果。旨在减少ICU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为改善患者舒适度、延长管道留置时间、满足ICU危重患者治疗需要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便利取样,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四个专科ICU实施PICC置管的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周期为

5、4周,前瞻性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因素分析结果,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行PICC置管的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集束化干预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结果:1、与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的单因素变量共有33个,经统计分析,有18个指标与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年龄、APACHEⅡ评分、置管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穿刺的次数、超声监测的频度、敷贴种类、患者体温情

6、况、导管留置期间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计数、外周血培养及导管尖端血培养结果、局部皮肤情况、静脉异常情况等。2、ICU危重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8个指标,即年龄、APACHEⅡ评分、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体温状况、血管条件、超声监测结果、导管尖端血培养结果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有密切关系。3、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静脉炎、血栓形成、穿刺点感染率、导管尖端异位

7、率、堵管率较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摘要干预组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80.56±13.27)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置管静脉、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患者血管条件、患者体温情况、穿刺次数等是ICU危重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2、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监测血管及导管状态,早期发现血栓和静脉炎。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有效减少置管并发症

8、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关键词:ICU患者;PICC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集束化干预IIIAbstact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riskfactorsconspiringtocauseunplannedremovalofaPICCcatheterincriticallyillpatients,exlporetheapplicationofcolordopplerultrasoundinvesselmonit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