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4986610

大小:18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15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八模模拟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八模2019届高三文综模拟测历史试卷(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本”二字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历史上两者A.都排斥君主在国家中的作用B.都维护当时多数人的利益C.都是宝贵的人类政治文化遗产D.都持续影响各自社会几千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民本思想虽

2、然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的地位,约束了君主,调和了社会关系,而西方的民主制度对统治者的约束更大,这反映出两者都是人类政治文化的宝贵遗产,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两者的影响,故D项排除。2.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

3、象随着时间推移面模糊【答案】B【解析】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A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B项正确;“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C项;D显然与事实不符合,排除。3.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A.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B.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C.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

4、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即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表明王阳明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是王阳明对“致知格物”的解释,无法体现王阳明“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排除B;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属于认识论问题,无法体现“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排除C;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故D项排除。4.图示为“吴门四家”之一仇英(?一1552年)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了当时苏州的社会生活场景,这幅画有助于人们A.认识宋代风俗画的特点B.看到当时摔跤运动发展C.了解明朝的风俗与服饰D.发现四轮驱动车的原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清明上河图》描

5、绘的明朝当时苏州的社会生活场景,通过图中人物的穿着和活动,我们可以了解明朝的风俗与服饰,故C项正确;图片可以使我们了解明代风俗画的特点,故A项排除;图中有摔跤运动,但没有前代的比较,不能看出摔跤运动的发展,排除B;四轮驱动车并非明代才出现,故D项排除。【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朝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本题容易错选D,明代的绘画作品反映的是明代风俗画的特点。5.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A.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B.国

6、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C.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表述在洋务企业的引导之下大开创办企业的高潮,而且出现了对新型企业公司股票购买的热情,这反映出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人对新型商业模式的认可,没有体现出“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故A项排除;C项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D项是洋务企业的特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6.1895年

7、,《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A.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B.是近代自创报刊的开端C.体现了晚清统治的腐败D.志在于宣传维新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外纪闻》是维新派创办的报纸,“西国格致有用诸书”说明其创办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