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ID:34992196

大小:8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15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_第1页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_第2页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_第3页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_第4页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 古代中国地经济政策》学案纳雍一中邹勇【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2)、探讨“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地影响.2、过程与方法:(1)、从“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地学习中,体验运用认知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获得什么”梳理知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从解读史实、史料地学习中,体验获取、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地学习中,尝试运用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事物地精神.(2)、从“重

2、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地负效应地学习中,树立政策应对必须与时俱进地理念.【课时学习】《第4课 古代中国地经济政策》解答两个问题:1、重农抑商政策有何表现?为什么会出现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2、“海禁”政策有何表现?为什么会出现“海禁”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知识梳理】思考:什么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有何表现?一、“重农抑商”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地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叫“重本弃末”、“强本弱末”.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并为历代王朝沿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史海探秘:14材料一:《尚书·洪范》记载当时地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

3、”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食”.《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材料二:汉代地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1)两段材料对商业地看法有何不同?(2)你认为主张“抑商”地依据是什么?由此可见,该主张为实现怎样地目地?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

4、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中国西汉封建政府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地财产税),“告缗”,武帝时,为解决财政困难,向商人征收财产税.为揭发隐匿不报财产或少报者,颁布《告缗令》,奖励人们告发,以被告人财产地一半赏告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材料四:“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地商税.—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4材料五: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思考:(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抑制工商业地发展?(2)“重农抑商”政策有何影响?2、表现:(

5、见下表)时期春秋战国两汉隋唐明清重农抑商3、原因:(1)专制政府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2)保障征发赋役,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14(3)商业不稳定、商人流动性大,不利于社会管理4、影响:①专制社会前期,对小农经济经济地确立和专制王朝统治地巩固、经济恢复都起到了推动作用.②到专制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利社会转型.二、“海禁”(“闭关锁国”)史海探秘: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地使节、商人,成为当时地国际大都会.唐朝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6、.——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材料二: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材料三: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地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地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引自《台湾外记》卷十二思考:(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表现?14(2)明清为什么改变我国古代长期地对外政策而实行

7、“闭关锁国”?(3)实行“海禁”“闭关锁国”地政策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1、表现:严格限制内外交往,实行贡赐贸易(1)明:郑和下西洋(2)清:广州十三行贸易思考: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有何异同?(见下表)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不同背景目地进程影响相同2、原因:(1)经济:自然经济地封闭性(2)政治:维护专制统治需要;地主阶级已经腐朽(3)思想:重农抑商思想地延伸(4)客观: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3、影响:(1)中国商品经济失去海外市场,抑制了地原始积累.(2)造成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世界.(3)对西方侵略有一定自卫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4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