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散文体式研究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

ID:34993032

大小:2.59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3-15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_第1页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_第2页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_第3页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_第4页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于坚散文体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于坚散文体式研究学院文学院专业名称文艺学研究生姓名李发荣学号12050101003导师姓名叶向东职称教授2015年6月1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2、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于坚的散文写作,从七八十年代的起步,到九十年代的自觉,再到二十世纪的独具风格,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语言都表现出了与前人的不同。本论文试图从于坚各个时期创作的散文文本出发,紧紧围绕散文体式研究的三个向度,即从内容、形式、及语言三个层面,探究于坚散文创作中的“交代体”写作、跨文体写作及其语言策略,力图发掘于坚散文对当代散文,乃至文学史的特殊价值和贡献。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部分:绪论主要围绕论文选题缘

3、起,论文的创新点以及学术界对于坚散文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论述。第一章探究了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的内涵及精神特质。结合作家创作的特殊性、时代背景对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的概念及提出原因进行梳理,并从高原漫游与生命体悟,日常生活场景与私人记忆及域外世界与还乡夙愿三个层面,逐层分析于坚散文“交代体”写作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对故乡、生命、日常生活、域外世界的文化反思。第二章探讨了于坚散文写作中复杂多样的跨文体形式。于坚在散文写作中既融入了诗歌、小说等文学因素,又掺杂了图片、摄影等“非文学”因素。一方面,于坚的散文与诗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主要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另一方面

4、,于坚的散文在情节结构设置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呈现出小说化的倾向。还有,于坚将摄影、纪录片等“非文学”文体因素引入到散文创作中,促发了“图本形式”的形成,使其散文创作呈现出图文并茂、文体混杂的特征。第三章讨论了于坚散文的语言策略。从对语言本身的探索中,发掘出在“元写作”的过程中,于坚对词与物能指与所指的拆除与重建。以及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于坚散文语言通过语言的堆砌、升格与降格、调侃戏谑、粗言秽语等自我言说创造出的于坚式的语言狂欢。再通过对于坚散文中极具昆明地域特色的方言口语的分析,揭示出于坚语言的独特魅力。关键词:于坚散文;散文体式;“交代体”;跨文体;语言策略IAbst

5、ractAbstractFromthestartin1970sand80stotheself-consciousnessin90s,andfinallytotheuniquestylein20thcentury,YuJian’sprosewritingisdifferentfromthepredecessorsandtranscendstheminfieldsofcontent,formandlanguage.Basedontheprosetextscomposedinvariousperiods,thispaper,centeringcloselyonthreedimensio

6、nsofproseformresearch,namely,content,formandlanguage,triestoanalyze“theexplainingwritingstyle”,multi-genrestyleandlanguagestrategiesinYuJian’sprosewriting,attemptingtodisclosehisoutstandingcontributionandvaluetothecontemporaryprose,andeventotheliteraturehistory.Exceptfortheintroductionandconc

7、lusionparts,thispaperisdividedintothreechapters.Theintroductionpartmainlyexpoundsthereasonsofchoosingthistopic,andtheinnovationofthispaper,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limitationsoftheacademicstoYuJian’sprose,Chapteroneanalyzestheconnotationands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